当前位置: 安道尔 >> 国家行政 >> 地球灯光看欧洲,越往东越暗,比利时意大
电力和照明是工业化时代的标志,广泛用于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随着社会进步,电力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使得夜间生活也愈发丰富多彩。目前,一个区域的夜间亮度通常能够直接反映出其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力。在全球范围内查看夜间灯光图,我们可以发现,灯光集中的地区主要包括美国、中国东部、印度和欧洲等。
全球的夜间景观
观察不同国家的灯光分布和亮度,可以发现各有特色。今天,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欧洲的灯光分布特点以及那些经济强国的情况。
欧洲的夜间灯光图
在观察欧洲的夜间灯光图时,最先吸引人的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亮丽灯光带,这条光带从大不列颠岛的中部延伸到欧洲大陆,并向南一直延伸至亚平宁半岛。
最亮的区域
这条明亮的灯光带涵盖了包括英国中南部、荷兰、比利时、德国西部、瑞士和意大利等国家。其中,比利时和意大利的灯光特别明亮,这两个国家虽然不如其他欧洲大国那样显眼,但其夜间的灯光分布令人惊讶。首先,我们来详细看看这条灯光带的情况。
灯光带的最北端位于英国,涵盖了利物浦、曼彻斯特、利兹、谢菲尔德、伯明翰、伦敦等城市,这些都是英国的主要城市,位于英格兰地区。
英国的灯光分布
实际上,英国的总人口约为万,是欧洲人口仅次于俄罗斯和德国的国家,其中80%的人口居住在英格兰的东南部,这与灯光带的分布相符。这里最为突出的亮点是伦敦,伦敦大都会区的人口约为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0%,因此这么亮也在情理之中。
伦敦大都会
伦敦的城市风光
对面的欧洲大陆上,最亮的部分位于比利时,以首都布鲁塞尔为中心,基本上全国范围内都相当亮。
比利时的夜晚
比利时的人口为万,国土面积仅有3万平方公里,大约是两个北京的大小。尽管国土面积小,比利时的工业却非常发达,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之一,年的GDP为亿美元,人均GDP达到5.1万美元,是欧洲排名第11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
接下来是荷兰的西部地区,包括鹿特丹、海牙、阿姆斯特丹、乌德勒支、布雷达、阿纳姆、艾恩德霍芬等城市。
荷兰的夜间灯光
荷兰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老国,自大航海时代起就在全球有重要影响,至今在电子、半导体、材料科学、化工和造船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荷兰的人口为万,国土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人均GDP为5.81万美元,在欧洲排名第八。
鹿特丹风光
与比利时和荷兰毗邻的德国地区,有一片特别明亮的区域,呈现三角形,这就是德国的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及周边亮点
包括杜伊斯堡、埃森、多特蒙德、杜塞尔多夫、科隆等城市,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工业基地,为德国一战和二战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战后对于德国的复兴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灯光带继续沿着德国西部边界向南延伸至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瑞士。
瑞士阿尔卑斯山北坡
瑞士虽然地处内陆,国土面积小,但拥有多个世界领先的产业,例如钟表、金融、机械及机电、医药化工等。年瑞士人口万,人均GDP高达美元,居世界前列。瑞士最大的城市是苏黎世,人口42万,第二大城市是日内瓦,人口20万。瑞士的主要人口集中在阿尔卑斯山的北坡,密集的灯光带既展示了人口集中也反映了其经济实力。
苏黎世的城市景观
跨过阿尔卑斯山,我们来到了意大利,这里是另一片极为明亮的地区,与阿尔卑斯山北面的灯光带形成了对称的格局。那么,意大利的灯光为何如此耀眼呢?
意大利的灯光夜景
首先,意大利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资本主义大国,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年意大利GDP达到了2万亿美元,欧洲排名第四,人均GDP为3.5万美元,位于日本和韩国之间。意大利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机器人机床、汽车制造、奢侈品等产业领域都非常发达,其经济实力在灯光亮度上有所体现。
接下来,意大利的人口为万,国土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和河南省的总和。其人口密度在欧洲排名第11,尤其是北部的波河平原,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欧洲各国人口密度排名
实际上,如果我们查看欧洲的人口密度排名前列的国家,如摩纳哥、梵蒂冈、马耳他、圣马力诺、荷兰、比利时、英国、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德国、意大利、瑞士、安道尔等,基本上都位于这条明亮的灯光带上。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出欧洲的灯光亮度与人口密度是一致的呢?
这是一张展示欧洲人口密度的地图。
欧洲人口密度图
如果将其与欧洲的灯光图对比,可以看到两者基本相符,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从英国一直延伸至意大利,其他地区的人口密度与灯光亮度的分布也基本一致。
事实上,由于欧洲是最早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每个国家都有相当的工业和城市化水平,这在灯光上的表现差异并不显著,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人口密度。
目前,欧洲人均GDP最低的国家是乌克兰,其境内灯光相对较暗,也缺乏像巴黎或莫斯科这样的高度集中的城市灯光。
乌克兰的夜间灯光
整个东欧的经济在欧洲排名较后,人口密度也较低。这两个因素的叠加导致了欧洲东部灯光较为暗淡。相比之下,北欧国家如挪威、瑞典、芬兰虽然经济发达,但由于人口密度极低,排在欧洲的末尾,大约只有乌克兰的四分之一,因此灯光也较暗。但尽管人口密度低,这些国家的灯光亮度并不亚于乌克兰,显示出乌克兰的经济困境。
欧洲东部灯光逐渐暗淡,直到西伯利亚。莫斯科犹如一颗明星般亮起
总体来看,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高,城市化率也较高,各地区间的差距不大。灯光的强度主要与人口密度有密切关系。当然,随着今年欧洲局势的变化,能源紧张可能导致灯光亮度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