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道尔 >> 国家地理 >> 国家步道系统介绍二美欧日国家步道
美、欧、日国家步道系统探讨
各国为便于国家步道系统的政策推行、经营管理上及营销推广等的顺利进行考虑,而各自针对其国家步道的环境特性及人文史迹资源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步道系统考虑,并依照步道系统的不同,而研拟出该步道的规划发展方向,以下系参考「国家步道系统设计规范」对实际国外案例进行说明。
(一)美国国家步道系统
美国自从「国家步道系统法案」公告推行以来,以长时间的建立其政策制度,其将国家步道依照使用机能、步道长度等,分为四大类型,而其中对于史迹古道上的设立原则及要求,更有多项申请上的条件限制。
1.美国国家步道法案推动背景
为因应民众对户外休闲活动快速提高的需求与日俱增,美国国会于年通过『国家步道系统法案-NationalTrailsSystemsAct』,以可提供「保护」、「休憩」、「公共通行」、「娱乐」、及「感知」等活动之步道规划与设计,塑造国家优良户外活动空间。
该法案对于步道的设置路线,以邻近都市地区为首选原则,其次则为经过风景优美或具历史意义之开阔地区。催生此法案之成立为分别在美国东西岸的两条著名步道,AppalachianNationalScenicTrail及PacificCrestNationalScenicTrail,经由此两条步道之实际设置标准及设计规范之检讨,建立了第一套全国统一标准的相关步道规范,用以评估步道之休憩、景观及历史价值等级及管理办法。直至今日,通过此法案之审查标准而设置之国家级步道已达19条。
2.四大系统
(1)休闲步道(recreationaltrails)
都市近郊地区,能提供多样性的户外游憩活动者。
(2)景观步道(scenictrails)
各游憩据点延伸或串联性步道,目的在于开发或增加各游憩点的潜力。其起讫点及路线通常经过各游憩据点最重要之景观、历史、自然、文化地区,而其设计则以能充分体验上述地区之精华为重点。
(3)史迹古道(historicaltrails)
指步道本身即具有历史意义或游憩价值,需加以保存及管理者。新设置之步道系统除须与其串联外,并尽可能邻近或利用古道。但遇较脆弱或困难之路段需加以保护时,则应绕道新辟步道,但以利用国有地为首要原则。
(4)连结步道(connectingorsidetrails)
在上述三大类步道中,为使形成全国步道网络能串联形成整体之大系统,设置部分路段以串接。设置方式可以循最短路径设置或沿既有道路侧设置等方式。
上述四大分类,分别对于各类型的步道长度,有着基本原则上的定义与要求,其中仅景观步道有限制其长度,应至少在英哩(约公里)以上,而其余步道虽然无特定之长度限制,但仍希望其总长度亦能在英哩以上。
例如美国Appalachianscenictrail全长约2,英哩,穿越14州及十数个国家公园,为美国最早且最负盛名之国家级景观步道。
3.国家步道系统申请
(1)国家步道系统修订申请书应具备以下之几项要件:
■新设置或修订步道系统之必要性、意义及主要目的。
■此步道系统之设置价值与定位。
■与既有步道系统之整合方式与计划。
■需具备如国家农业局的核准证明、步道经过之各州州政府的同意证明,及其它相关之公私部门团体的意见汇整等。
(2)计划可行性研究
当国会初步通过「国家步道系统修订申请」时,内政部秘书处(SecretaryoftheInerior)则进行可行性研究,从「实质面」及「财务面」的角度检讨修订计划,此研究必须要在初步通过申请三年内提出,内容应具备以下十项主要信息,但可视状况酌予增减:
■步道区位的各种比例地图及注记。
■经古迹评鉴委员会或国家公园委员会评定具有历史意义或景观价值之证明(此条件为核准修订申请之重要条件)
■该步道通过地区之土地权属状态,末来发展状况,及接邻该步道的土地使用概况说明。
■相关费用预估,包括土地征收路段之成本概算、植栽加强路段之成本概算。
■涉及单位建议,包含未来的管辖单位、取得土地过程中可能接洽的公私部门名单。
■邻近同构型据点或该步道既有路段的相关统计资料,如游客量、尖峰月份、特殊节日或活动的游客量、若该土地作为其它使用的经济及社会效率、可能提供及附加带来的就业机会与收益、维护该步道顺畅使用所需之年度预算等。
■对特殊环境保护区或古迹保护区可能带来的环境冲击,相对于引入休憩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费挹注,两者间的评估比较。
4.国家级古道申请标准
为达到国家级古道的标准,申请成为国家级古道应完全符合以下需求:
(1)应有明确的设置目的,而此目的应能彰显特定之历史古迹的重要性。
(2)上述所谓历史古迹的重要性应能符合美国国家级之认定标准,在美国历史上具重要之地位,如商业贸易、探险踏勘、移民与定居、军事战役等。
(3)此古道之路径设置并非一定要有可供依据之路线,可提出计划之新设路线,惟新设路线需具备合理之设置可能性及能彰显特定历史古迹的重要性。
(4)古道路径之选定应尽量依循既有路径,然而在通过有其它更重要的发展潜力或不易取得路段时,可改变其既有路径或绕道而行。
(5)若连接至古道的其它路径或绕道后的支线有更佳之游戏体验机会,则应在地图上明确标注,并说明其优点。
(6)国家级古道之规划与设置应有强大之潜力在未来能提供休闲游憩或古迹巡礼的机会,且上述之机会应着重于步道本身所能提供的体验,而非所经过据点或其它历史步道支线。
(7)若古道未来能提供潜力在休闲游憩部分大于古迹巡礼的机会,则此步道不应归纳于古道系统,而应寻求其它分类系统。
5.国家步道咨议委员会
内政部秘书处(SecretaryoftheInterior)负责国家步道系统修订计划,并需要在国会通过新设步道法案之六日内成立「咨议委员会」,负责审核规划该步道。咨议委员会之有效期限为10年,提供内政部秘书处相关该步道的各项建议,如路权选定、步道剖面设计、维护管理办法、人事行政等等。咨议委员会的组织成员不能超过35人,属荣誉职,两年一任,由内政部秘书处负责招集,其成员可来自以下之领域:
(1)步道所经之各类联邦土地管辖单位的负责首长。
(2)步道所经之各州政府代表。
(3)来自民间机构或私人土地拥有者的代表,需认为步道法案有助于其发展,并经内政部秘书处同意方可。
(4)主任委员由内政部秘书处指派。
(二)欧洲步道系统
欧洲各国以往的步道建置多为在以国家为单位各自发展,其中以西欧及南欧一带发展较为健全,以奥地利、法国、德国、英国及瑞士为代表。至二十世纪后期,步行(Walking)于欧洲地区越来越流行,因此各国步道的连结及国际性组织相继产生。至今,规划欧洲大陆徒步旅行时,可容易的获得相关信息及服务。
1.欧洲步道组织-欧洲漫步者协会(EURPOEANRAMBLERSASSOCIATION)
欧洲漫步者协会(简称ERA)于年设立于德国,为整合欧洲各国之步行团体的国际性组织,提供步行者一个欧洲步行窗口,并促进友好关系(此为其活动特征),使步行者易于进入整个欧洲。其成立目的及主要任务:
(1)促进健行及爬山活动并同时保护环境。
(2)创造及维护横越欧洲各国之步道路网系统(E-path),统整欧洲国家间步道之整体信息。
(3)保护及发展欧洲的文化遗产。
(4)不与环境保护观点冲突之原则下,保存或创造适当的路线进入乡野地区。
(5)发展步行者间的交流,以促进欧洲民众彼此间的了解。
2.会员
包含奥地利、安道尔共和国、比利时、保加利亚、瑞士、捷克、德国、丹麦、西班牙、爱沙尼亚、法国、芬兰、英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爱尔兰、冰岛、庐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波兰、罗马尼亚、瑞典、斯洛伐克、斯洛维尼亚等各国国内五十个步行相关团体组织。
3.欧洲长距离步道EuropeanLongDistancePaths(体验欧洲文化的路线Europeanculturalroutes)
当ERA成立时,其第一首要任务便是规划一系列的长距离步道以连结欧洲各会员国,并给予E开头的编号,首先规划六条步道,但随着更多国家的加入,最后增加至十一条。其特性包括:
(1)欧洲E-path之步道系统仍然没有统一标准,个别路段之命名及维护皆有该段步道所在国家或地区相关单位负责(包含路标设立)。
(2)步道类型十分广泛,从可行脚踏车或骑马之宽广路径至狭窄的山径;部份使用率高及CaminodeSantiago之步道是使用率很高的,部份使用率极低;有些路线提供充足的餐饮或住宿设施,另一些路线则无。
(3)此步道系统并不代表欧洲全部步道路线。主要系选择经过可代表欧洲风景及文化多样性路线,使步行者以足迹探索欧洲大陆得以扩展视野(原本设计为过去作为穿越功能之步道则不被系统所选择)
(三)日本自然公园步道系统
日本的自然公园,依照其使用目的及机能,分为自然观察路(自然研究路)、探胜步道、登山道、长距离自然步道四系统,分述如下。
1.自然观察路(自然研究路)
以步道沿线的地形、地质、动植物、自然现象之观察为步道整备之主要目的。以回游形式之路线为主,解说内容应以自然资源为主,应考虑解说设施设置数量、使用者数量、路线距离、解说内容程度∕活泼性等)
2.探胜步道
以自然风景观赏、史迹、文化资源探访为步道整备之主要目的,路线位置选定应考虑家庭旅游者需求,注重休憩设施、展望设施之设置、路线距离长短。步道出入口位置应有大众运输工具。
3.登山道
以登山活动为主要整备目的,其距离及铺面差异大,亦影响利用的难易程度。由于其地形条件及气候条件较为严格,因此道路构造应依循自然地形处理步道日常的管理、构造物设计、避难
4.长距离自然步道
以连续之一日行程距离之步道串连而成,可及性高,在步道本线整备之同时亦整备相关交通设施(包含首都圈自然步道、东海自然步道、中国自然步道、四国自然步道、九州岛自然步道六个路线,穿过国立公园、国定公园、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等,全长超过公里)。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整理编辑:新锐先锋国际
欢迎分享支持保护区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腾讯微博
点击右上角——复制链接,可发送电脑查看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区委员会
北京白癜风防治医院白癜风诱发因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feiqichec.com/gjdl/1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