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尔

拉美研究周楠对拉美民粹主义思潮及其

发布时间:2018/1/12 22:29:41   点击数:
学人简介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博士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第六

海外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学术交流资源共享

关键词:民粹主义委内瑞拉查韦斯主义社会平等

内容提要

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民粹主义”的问题不在于其刻意迎合底层民众的心理,而在于所提供的短期方案实际上会损害穷人的长远利益。本文通过对委内瑞拉“查韦斯主义”的核心理念及其所推行的政策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拉美的民粹主义思潮,虽然在短期内激发了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但是由于对民众意愿的绝对服从容易催生非理性决策,因而没有真正清除社会积弊和提升社会平等,最终导向了事与愿违的悲剧后果。

(“查韦斯主义”是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及其继任者马杜罗推行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和治国理政模式,西方学术界认为其本质是政治权力的独占化、经济的去市场化及社会政策的超福利化,查韦斯主义的理念和所推行的政策在拉美民粹主义潮流中颇具代表性。)

本文以委内瑞拉的“查韦斯主义”为例,对在民粹主义(Populism)思潮影响下委内瑞拉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围绕这一理念所推行的部分政策进行考察和研究,评估这些政策产生的效应,剖析引发深层危机的原因,以期对拉美民粹主义思潮的内在局限性进行反思,对辨识目前在欧美泛滥的民粹主义思潮有所助益。

1民粹主义思潮的兴起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也。”由此可见,一种思想倾向能否成为社会潮流,既与这种思想的内核有关,也与催生其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民粹主义的概念笼统宽泛,学界迄今未能给出共识性的定义。荷兰政治学家卡斯·慕德(CasMudde)曾对民粹主义思潮基本特征做出概括:反建制(Anti-establishment)、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和本土主义(Nativism)。民粹主义追随者主要来自对社会现状不满、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经济上缺乏保障和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社会群体。

在近二三十年中,西方国家政治社会思潮发生了重要变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民粹主义思潮悄然兴起,并逐渐在政治版图中获得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民粹主义右翼政党的支持率仅为6.7%,在各国议会中平均占有5.9%的席位。到了年,民粹主义右翼政党的支持率上升至13.4%,在各国议会中的席位也大幅增至13.7%。而在同一时期,欧洲的民粹主义左翼政党支持率从2.4%增至12.7%,这些政党所占据的国家议会席位也由0.12%上升至11.5%。

特别是近几年,民粹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快速蔓延和发展。在美国,具有民粹主义倾向的唐纳德·特朗普于年1月20日就任第45届总统。特朗普可以算是美国政治的“局外人”(outsider),这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在选战中声称将捍卫普通美国人的利益,批评软弱无能的美国政府和虚伪狂妄的社会精英,因而获得选民支持。在法国,虽然民粹主义者玛丽娜·勒庞最终在总统选举中落败,但是从得票结果来看,平均每3个法国公民就有1人投票给她。

此外,带有民粹主义倾向的政党还在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士等国进入执政联盟,即便是在没有民粹主义代理人进入议会的欧洲国家,民粹主义思潮也已经对政策议程、公共话语和主流政党造成了冲击,例如,英国(UKIP)在促使英国脱离欧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匈牙利比克(Jobbik)将执政党青民盟(Fidesz)进一步推向右翼,促使其建造一堵墙抵御席卷欧洲的移民潮。罗纳德·英格勒哈特(RonaldF.Inglehart)指出,民粹主义思潮在当今世界的广泛流行导致传统的“左”、“右”分野不足以描述政党竞争,“民粹主义”和“世界自由主义”(CosmopolitanLiberalism)正在逐渐取而代之,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分野。(见表1)。

民粹主义思潮在美洲和欧洲得以扩张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结构转型加重了社会不平等问题,导致中下层民众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发生转变:一方面,虽然全球经济总量飞速增长,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却拉大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变革了后工业时代经济体的劳动力结构。这两个新的变化趋势不仅未能使中下层民众平等地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分享收益,甚至还产生了严重的不安全感和恐慌情绪。

在欧美国家民粹主义思潮日益扩大政治影响之际,拉美的民粹主义思潮却已经由盛转衰,渐入低谷,出现了逆向发展的态势。年起国际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国的民粹主义政府相继陷入了危机。国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由于当下世界原油产量远超过需求量,而且欧佩克组织没有大量减产的打算,除非出现地缘政治灾难,否则国际原油价格在中短期内难以明显上涨。目前,查韦斯总统的继任者、委内瑞拉总统尼格拉斯·马杜罗的民调支持率低于20%,委内瑞拉的经济危机极有可能演变成政治危机。

2委内瑞拉的“查韦斯主义”

社会财富分布失衡一直是拉美国家的沉疴宿疾,民粹主义思想也因此成为拉美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常在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中出现。近几十年拉美的民粹主义思潮比欧美国家更早兴盛起来,根本原因在于多数拉美国家主要依靠出口原材料获得经济收入,在全球市场中处于边缘地位,例如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因此比欧美国家更早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

与欧美发达国家情况不同的是,由于严重的社会断裂和日益加重的个人主义倾向瓦解了传统上用以联合劳动者的集体组织(如工人合作社、工会等),拉美国家的民粹主义思潮通常支持左派经济政策,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群众运动逐渐成为联结中下层劳动者的新纽带。具体来讲,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以失败告终,财富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不平等问题凸显,中下层民众的利益在自由经济的浪潮中饱受侵害,加强政府对社会经济干预以增进社会平等的呼声在拉美各国日益占据主流。

委内瑞拉的“查韦斯主义”在这一背景下应势而生。年委内瑞拉民粹主义者拉斐尔·乌戈·查韦斯(RafaelHugoChávez)当选总统,带来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嬗变。查韦斯以民族英雄西蒙·玻利瓦尔(SimónBolívar)为旗帜,秉持“国家干预主义”理念重建了委内瑞拉政府“查韦斯主义”(Chavismo)由此获得政治影响力。查韦斯总统及其继任者尼格拉斯·马杜罗将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等传统势力斥为“万恶之源”,宣称只有自己才能将其推翻拯救民族和造福大众,还积极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现代传媒宣传民族主义思想,激烈反对以美帝国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剥削和侵略。在同时期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拉美国家,民粹主义政党和领袖也先后开始执政,推行了与“查韦斯主义”类似的政策。

在查韦斯总统执政以后,委内瑞拉政府在社会经济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目标定位在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促进社会平等和实现社会正义。查韦斯总统在电视讲话中这样论述“查韦斯主义”所追求的社会平等,“……正如玻利瓦尔所说,我们要追求事实平等、政治平等、社会平等、经济平等。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强调机会均等,……我们(委内瑞拉政府)为社会提供均等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追求结果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正义,所以结果平等远比机会均等重要。”显然,“查韦斯主义”把结果平等视作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有效途径,而在社会经济领域,追求结果平等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财富的无差别分配,这是委内瑞拉政府构建社会经济政策的核心理念。

“查韦斯主义”认为自由市场和私人资本的大量存在有碍社会平等政,府应当对经济活动加强干预和控制,保障国家财富由全体人民共享。首先,委内瑞拉政府以捍卫人民财产和保护劳工权益为名,将部分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收归国有。以委内瑞拉的支柱产业石油行业为例,查韦斯总统上任伊始就宣布将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etróleosdeVenezuelaS.A.)收归国有。年,委内瑞拉政府又颁布《新石油法》,核心内容是加强国家对油气产业的控制,具体举措包括提高矿区使用费、国家石油公司的持股比例、政府分成比例及油气出口关税水平等。“国有化”政策出台后,大部分长期在委内瑞拉运营的跨国石油巨头都受到不小的冲击,雪佛龙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道达尔石油公司被迫出让大量份额成为所运营项目的小股东。

年,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让委内瑞拉下决心加大“国有化”力度,委内瑞拉政府又推出《新国有化》法令,要求在委内瑞拉运营的外国石油公司须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合资经营,且委方占股不低于60%,这一政策直接导致道达尔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等外国资本撤出委内瑞拉。除了征收石油行业资本以外,从年起委内瑞拉政府还先后购回原本分别隶属于墨西哥、瑞士和法国企业的委内瑞拉银行、特尔尼翁·西得钢铁公司、委内瑞拉电信公司、加拉加斯电力公司等大型企业.其次,实施固定汇率和限制物价的政策。

为避免资本外逃和降低通胀,从年起委内瑞拉政府宣布将汇率固定在2.15玻利瓦尔兑1美元,只有少数特权人士才有权兑换美元。为了控制物价,政府出资针对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消费品提供补贴。委内瑞拉政府将汽油零售价格长期固定在每加仑0.05美元,若按照黑市汇率计算,每加仑汽油价格仅为0.01美元,远低于其生产成本。在年推出的另一项“人民药房计划”中,政府向药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提供60%的补贴,以保证药品的低价销售。

“查韦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社会财富再分配进行强有力地干预,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行业的投入,确保公共资源向社会底层倾斜。为帮助贫困人口、印第安族群和偏远地区居民改善生活,从年起委内瑞拉政府制定了名目繁多的社会计划,涵盖教育、医疗、住房等与民生相关的领域,其中有帮助人民脱盲的罗宾逊计划(MisiónRobinson)、资助青年人完成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里巴斯计划(MisiónRibas)和苏克雷计划(MisiónSucre)、为残障人士和偏远山区提供医疗服务的何塞·格里高利·埃尔南德斯计划(MisiónJoséGregorioHernández)、改善社区供电系统的能源革命计划(MisiónRevoluciónEnergética)等。这些社会计划耗资巨大,政府提供的经费是其主要经济来源,有时也直接划拨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的营业收入对其进行资助。例如,里巴斯计划和苏克雷计划分别花费20.65亿和8.07美元,深入贫民区计划(MisiónBarrioAdentro)在年至年间共花费57.06亿美元。委内瑞拉政府还推出了提供免费房屋的“住房计划”。房屋建造本身就是一项造价相对昂贵的工程,据委内瑞拉住房部的数据显示,年至年委内瑞拉平均每年新建套住房,年在不利的经济形势下马杜罗总统依然承诺至年前向人民交付万新建套住房。

3“查韦斯主义”社会经济政策的效应

(一)正面效应

1、人均收入提高,贫困率下降。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原油需求的快速增加,“国有化”政策使委内瑞拉经济更多地分享了石油出口所带来的红利。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增长的时期,委内瑞拉政府“依靠石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策略卓有成效,年“奥里诺科项目”(ProyectoOrinoco)启动后,委内瑞拉石油储采比一路攀升至世界首位。从年至年,委内瑞拉人均收入从美元逐步上升至美元,而同一时期的贫困率则从49%下降至29.4%,即便在经济形势较差的年,贫困率也低于查韦斯刚上任时的水平,仅为33.1%。年当资本主义世界面临严重经济危机时,国际原油价格正处于每桶美元的历史高位,查韦斯乐观地表示,资本主义悲剧不会对社会主义国家造成影响。

2、中下层人民受惠于委内瑞拉政府的社会政策。以教育计划为例年委内瑞拉政府学习古巴经验推行“罗宾逊计划”,先后投入万美元帮助底层民众识字和接受小学教育,有万人受益。“罗宾逊计划”还与促进中学教育发展的“里巴斯计划”和致力于提供免费高等教育的“苏克雷计划”相结合,力求使所有公民获得同等受教育机会。委内瑞拉政府的投入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委内瑞拉文盲率持续下降,直至低于总人口的1%,年8月委内瑞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扫除文盲的国家”。在公共医疗领域,年政府向28万人提供医疗补贴,年这一数字增至0万人,委内瑞拉公共医疗覆盖面达到80%。委内瑞拉政府推行的社会计划受到了广泛欢迎,在年国会选举前夕,查韦斯总统以“深入贫民区计划”为亮点赢得了选民的普遍支持。“拉丁美洲民主动态”(Latinobarometro)分别于年和年对委内瑞拉政府社会政策的成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妇女、贫困人口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的社会参与程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负面效应

1、委内瑞拉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第一,由于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不少国有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在经营和生产环节出现低效率问题。西得钢铁公司年被政府征收后产量逐年下降,年该公司的液态钢产量是4万吨,年仅为万吨。委内瑞拉社会主义联合党(PartidoSocialistaUnidodeVenezuela)领袖福瑞迪·伯纳尔(FreddyBernal)直言,被征收的企业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导致经济效益不佳,而委内瑞拉政府对此负有直接责任,“政府收购了西得钢铁公司,现在这家公司濒临破产;政府将水泥行业收归国有,现在水泥行业不景气;政府征用了连锁超市,却把它用作供销站,现在就连马杜罗(总统)自己都承认经营状况糟糕。”第二,部分国有企业缺乏资金。企业“国有化”以后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生存,而庞大的公共开支已经让委内瑞拉政府难堪重负,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维持企业发展。石油的勘探与开采活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在《年—年发展规划》中明确列出需要63亿美元的政府拨款和25亿美元的私人投资,而政府的实际投入只略超过预算金额的一半,而私人投资更是杯水车薪。由于亟需资金,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只能通过借债维持生存。年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通过委内瑞拉中央银行(BancoCentraldeVenezuela)发行总值达亿美元的债券,期限分别为10年、20年和30年,据估算年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将有.5亿美元的债务到期。另外,政治原因也造成国有企业的经营不善。年至年间,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约有两万名员工因反政府立场被辞退,其中多数人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有媒体评论说,在石油行业里查韦斯的追随者要远多于真正懂专业技术的人。

2、委内瑞拉生产和投资环境恶化。一方面,政府对经济的频繁干预使委内瑞拉失去了平稳自由的投资环境,委内瑞拉工业联合会(ConfederaciónVenezolanadeIndustriales)数据显示,年至年2月间共发生起政府征用和购买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的事件,其中在年至年间最为频繁。年5月委内瑞拉政府单方面更改与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签订的石油合作协议,征用了奥里诺克石油带四个重型石油冶炼厂,总价逾亿美元,最后这两家公司只能退出委内瑞拉。另一方面,固定汇率和限制物价不利于实业发展。固定汇率的政策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使企业更愿意从事贸易而非实业生产,而对物价的限制导致商品价格时常低于生产成本,企业因无利可图而缺乏生产动机。

3、委内瑞拉公共财政入不敷出。在委内瑞拉前任总统拉斐尔·卡尔德拉(RafaelCaldera)执政的年至年间,国家石油年均收入仅为.17亿美元。查韦斯总统执政后,国际原油价格增长带来了丰厚的石油外汇收入,从年到年委内瑞拉平均每年进账亿美元,但是由于公共开支更为庞大,委内瑞拉政府财政赤字仍然高居不下,所推行的社会计划时常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年有四分之一的政府住房项目被延期或搁置,其中65%是因为无钱购买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所致。年尽管国际原油价格高达每桶美元,但是委内瑞拉的财政赤字仍然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7%,这意味着只有国际原油价格达到每桶美元,委内瑞拉当年的财政收支才能达到平衡。在年国际原油价格低迷时,委内瑞拉公共支出仍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6.2%,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之最,而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远高于2.9%的地区平均水平。

4、委内瑞拉贪腐和资金滥用问题严重。由于行政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监管,从商品进口到政府补贴,再到最终的分配和销售,在商业流通的每个环节都有人投机牟利,倒卖和走私商品的现象十分普遍,贪腐丑闻层出不穷。安道尔政府在收到美国财政部的信息后,于年3月对安道尔公共银行展开调查,有迹象表明有人假借影子公司通过安道尔公共银行隐匿和转移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价值20亿美元的资产。固定汇率政策也成为官员贪腐的源头之一。

由于委内瑞拉经济持续通货膨胀,在玻利瓦尔兑换美元的官方汇率和黑市汇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年官方汇率是2.15:1,黑市汇率已经达到82:1。进口商如果想按照政府制定的官方汇率兑换美元,就必须获得货币管理委员会(CADIVI)的批准,这些环节都给官员攫取利益提供了机会。年时任委内瑞拉央行总裁的艾梅·贝当古(EdméeBetancourt)说,年委内瑞拉央行通过国家汇率管制体系共获得亿美元,其中有约为亿美元到亿美元不见踪影。在国际透明组织公布的年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委内瑞拉在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位,是拉美最腐败的国家。

4“查韦斯主义”社会经济政策引发的深层危机及其反思

(一)“查韦斯主义”社会经济政策引发委内瑞拉深层危机的主要表现

第一,生产力下降和生产投资环境恶化造成制造业发展停滞,委内瑞拉经济对石油收入更加依赖。委内瑞拉逾七成日用品和绝大部分工业品都需要进口,如果不算石油贸易,委内瑞拉一直都有贸易赤字问题年是86.35亿美元,年达到历史低点79.86亿美元,此后贸易赤字迅速增加,年达到.84亿美元,这说明委内瑞拉除了石油以外的其它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失去竞争力。由于产业空心化严重和进口需求强烈,即便加上石油出口所带来的收入,委内瑞拉也仅在年、年和年出现国际收支顺差。石油贸易所带来的巨额收入深刻改变了委内瑞拉的政治、经济结构,年委内瑞拉政府财政收入有37%来自石油行业,年这一数字增至86%,同年国民收入有94%来源于石油行业,可以说委内瑞拉经济几乎完全构建于石油收入之上。

对石油收入的过度依赖又导致了两个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是从经济角度讲,由于更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委内瑞拉经济更加脆弱。委内瑞拉人均收入的变化趋势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的同步性,从年到年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22.81美元增至.45美元,委内瑞拉人均年收入从美元上升到美元,而当年国际原油价格跌至40.76美元,人均收入也迅速缩水,仅为美元。二是从政治角度讲,政府治理水平下降。丰厚的石油外汇收入让委内瑞拉政府不必依靠税收就实现了“经济独立”,还有机会攫取大笔可以挥霍的资金。年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上涨至每桶.42美元,但是委内瑞拉政府却按照每桶55美元来制作年度的财政预算,显然有故意低估石油价格的嫌疑,反对派认为这是“让政府可以不受预算限制,任意挥霍石油收入的伎俩”。从长远来看,财政支出失去制约对于政府治理水平有害而无利。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在查韦斯总统执政期间,委内瑞拉政治的参与度、透明度、稳定性、法治程度和反腐能力等所有治理指数都呈现出下降趋势。

第二,巨额公共支出让委内瑞拉政府负债累累。由于石油收入仍然无法支付庞大的公共开支,委内瑞拉政府不得不想办法筹措资金增加收入,在国内和国际举债成为解决财政赤字的重要途径。在国内,委内瑞拉政府通常以政府信用担保或以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名义发行债券,从年到年国内发行债券总额高达亿美元;在国际上,委内瑞拉政府则通过承诺出口石油来获得贷款债权国主要是中国和俄罗斯。美洲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DevelopmentBank)数据显示,年至年中国向委内瑞拉提供贷款总额逾亿美元。与此同时,委内瑞拉的偿债能力却备受质疑,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S.SecuritiesExchangeCommission)认定的标准普尔主权信用评级委内瑞拉在年3月被降至最低的CCC级,违约风险高达50%。

(二)对“查韦斯主义”社会经济政策的反思

首先,委内瑞拉政府没有建立高效运转、具有内在活力的经济机制。“查韦斯主义”倡导的经济“国有化”与阿根廷前总统胡安·贝隆(JuanPerón)推行的“正义主义”中的“经济独立”诉求看似接近,二者的政策实质却截然相反。“正义主义”是通过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商业竞争力,而“查韦斯主义”却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驱逐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实行了一系列不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实际上是妨碍和限制了实业的发展。一方面委内瑞拉政府将能源、基础建设、金融、通信等行业从市场竞争中剥离出来,违反经济规律的政策导致上述行业发展严重滞后;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同时扮演市场“监管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色,权力获得了更多寻租机会,这使委内瑞拉政府成为全球最贪腐的政府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查韦斯主义”没有创建健康高效的发展机制,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

其次,“查韦斯主义”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方案不具有可持续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底层民众的问题。虽然委内瑞拉政府推行的社会计划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超过政府财力的社会福利是难以为继的。在国际原油价格高涨时,政府本来应当采用逆周期的财政政策增加储备,而委内瑞拉政府的实际做法却大相径庭,政府大肆挥霍石油收入推行社会计划,还四处借债让债务总额翻了五倍。一旦石油收入减少,不但高福利的政策本身无法维持,荒唐不切实际的公共开支还大幅增加了经济崩溃的风险。其次,除了少数社会计划外,委内瑞拉政府的多数公共政策没有让底层民众真正获得创造财富和参与社会的能力。社会政策的“超福利化”造成民众劳动积极性降低,在委内瑞拉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仍是首要任务,民众一旦失去通过努力奋斗改变境遇的意愿,依赖政府馈赠和补贴生活,就难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再次,底层民众成为社会动荡的最大受害者。基于前文所述可以得知,“查韦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增加了委内瑞拉经济的脆弱性,当世界经济下行时,委内瑞拉经济无疑将面临更大风险。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造成委内瑞拉经济严重衰退,年委内瑞拉国民生产总值下降5.7%,失业率高达25.4%,通胀率达%。经济低迷造成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恶化,商场和超市屡遭哄抢或洗劫,抗议游行和暴力冲突层出不穷,年委内瑞拉平均每10万人发生起凶杀案,首都加拉加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之一。大批委内瑞拉人为躲避灾难寻求移民他国,美国迈阿密州的韦斯顿市就因聚集了大量委内瑞拉移民而被称作“韦斯顿瑞拉(Westonzuela)”,这座城市拥有佛罗里达克利夫兰诊所、终极软件技术公司等诸多著名企业,这些公司源源不断地为新移民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然而,这些岗位一般要求具有一定技术和知识含量,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胜任。不难理解,在经济可能崩溃时,富有阶层和中等阶层因拥有更多资本和技术资源而更具移民优势,而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底层民众却难以通过合法途径离开委内瑞拉,只能别无选择地沦为动荡的牺牲品。

结语

拉美民粹主义思潮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feiqichec.com/gjdl/1465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