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道尔 >> 国家历史 >> 英国优雅衰落21年3月读书笔记
责编
刘在洋
12/19
担心无协议脱欧要办通关手续,法国港口卡车排起十几公里长队
说实话,现阶段的英国,不管是经济体量,还是政治影响力,都和鼎盛时期的“日不落帝国”有些极大的的区别。
尤其是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冲击,可以说作为之前很多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者,有点应接不暇。本国经济速度的转型,深层次原因之一便是全球产业分工而带来的必然结果,想起来古语所云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领导阶层放不下身段去承接低端产业(当然,低端产业除了经济投入产出比低之外,还有污染等一系列的类似于环保、劳工的问题),而每个国家存在的基层群众的生活,就业环境的不友好加上知识更迭速度的加快、AI技术的替代等各项因素的叠加,日趋严峻。
作为最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这次的脱欧公投,更是对于其民主体制的一种讽刺。民众,尤其是基层群众,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宣泄,对于长期被忽视的抗议。
优雅衰落,也是对于民主制度的反思,对于逆全球化的反思,不管如何的优雅,重点还在衰落二字。
01
#读书笔记#
P2:对天堂的向往几乎让中国人坠入地狱。
P5:优雅是一种和谐,是对异端的容忍,是对速度的牺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落寞,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淡然。
当一个文明、一个帝国爬坡过坎、走向强大时,它展示出的一面常常是丑陋的、肮脏的、残忍的、着急的、气喘吁吁的、气急败坏的;当它江河日下,走向衰败时,却往往能表现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优雅、生趣和情调。
P7:读懂英国的衰落能为运筹中国的崛起来一些思考;在通往富强的道路中,威权主义是比自由主义更为有效快捷的方式。
P22:英国的法律常常置效率于不顾:为了减少影响机场周边居民区的噪声,政府对每晚11点到次日早上7点时段内降落在希斯罗的飞机型号有严格的规定,机场也压价压力,对夜晚降落的航班总数实行限额。特别是在夏天,居民们夜晚开窗纳凉时,希斯罗就像一座鬼城。
P26:那也许是他工作间隙放松心情的一个小举动,却是我在英国得到的第一个微笑,即使那笑容是典型的英国式礼貌笑容。
P72:英国首相巴麦尊: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对一战中意大利的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后来,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见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P83:秋菊打官司:赢了官司,输了人情。
P92:因为稳定而变得墨守成规,因为权威而变得自以为是。
P:他无法让英国走得更快,但却努力让它走得更稳。正是英国的记者,让英国脱欧更稳妥,却也更艰难。
P:从19世纪起,霾就随着伦敦的迅速扩张成为一个公共问题,但英国议会最终立法治理雾霾是在整整年后。年通过《清洁空气法》,6年后伦敦彻底告别雾霾。
P:终有一日,烟消霾散。历史,只有回望,才会看清那些滑稽的人、荒诞的事和颠倒的逻辑。
P:英国报纸只是反映了在股权机构中掌控他们的那几个千万富翁眼中的世界,新闻从来是被资本随意打扮的小姑娘。
P:欧洲著名的同性恋村沿曼彻斯特运河而建:英国最反对同性恋的是重礼仪、讲法度、宗教观念浓厚的中产阶级。而工业革命期间,曼彻斯特几乎都是来寻找工作的劳动者,吃饱饭是他们的第一要务,根本没时间、没心思、没必要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feiqichec.com/gjls/2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