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道尔 >> 国家景点 >> 悦读悦泾彩百年征程名家谈丨千锤百炼,不辱
年吴泾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党课形式,以“悦读悦泾彩”为主题,推出了百年征程名家谈。5月7日下午,百年征程名家谈第七期又跟大家见面啦!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师生代表、预制构件厂党员代表、枫桦片区三长骨干党员代表等参加活动。
主讲人朱邦造老师,曾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中国驻突尼斯兼驻巴勒斯坦国大使,年起任中国驻瑞士大使,年3月离任回国,年1月-年12月任中国驻西班牙兼安道尔特命全权大使。
★
留学瑞士日内瓦,师承著名外交学府
★
年,25岁的朱邦造从北外毕业,进入外交部。同年,他被派驻瑞士日内瓦大学法国语言文学学院深造法语。
第一次走出国门,就来到了世界机构组织集聚中心地,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精英,朱邦造无疑是幸福的。年轻的他,犹如海绵般疯狂地吸收着优秀文化的给养。
★
十年的法语翻译,锻造了优秀翻译官
★
很多人认识朱邦造,是从他担任外交部发言人时开始的。但朱邦造却认为自己在外交部工作的第一个辉煌,是给中国第二代领导人担任翻译。
年-年间,从日内瓦大学毕业后,朱邦造回到外交部翻译室担任翻译。外交部翻译室,用朱邦造的话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文翻译基本都来自这里,出了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
当时的许多重大风云事件里,都有朱邦造的身影,在国内法语界,朱邦造相当有名气。他虽年纪轻轻,却已担任外交部主要翻译口译,而且还是译文定稿人,外交部对外的很多稿件都出自他手。
“我给中国第二代领导人,特别是小平同志做了10年的法语翻译。”提起给小平同志做翻译的那段日子,朱邦造的眼睛里闪现了不一样的神采。
★
站上外交发言台,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
年底,朱邦造以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的身份走上讲台,走进了公众视野。
“谁都不是天生的发言人,难免会有紧张的时候,但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求自己必须全面掌握各种情况与政策。”
在他担任发言人的四年间,中国加入WTO、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中美撞机事件、克林顿第一次访华、美国事件、上海APEC会议......可以说,遇到的事情没有停过,既有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情,也有我国的一些重大外交举动。他每天都过着精神绷紧的日子,半夜三更被电话吵醒更成常态。即使通宵不眠地工作,第二天他照样能精神饱满地主持新闻发布会。他笑着说:“我也有疲劳、不顺心的时候,但那只能在朋友、家人面前流露,一旦站在公开场合,我就代表着中国,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中,这就是职业对我的要求。”
在关键问题、原则问题上,发言人更要旗帜鲜明,不能授人以柄。
★
外交生涯结渊源,追溯欧洲文明发展
★
在近40年的外交生涯中,朱邦造大使一半时间身处欧洲,他大量阅读与欧洲有关的书籍,更通过实地探访、调研、与朋友、同事就欧洲文明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让他对欧洲文明的统一、多样和两重性有了更加直接和深刻的认识。创作《欧洲文明的轨迹》一书,他希望借由此书,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见、所悟系统地总结,也梳理出欧洲发展的脉络,让更多人更便捷地、全面地理解欧洲文明发展的起承转合。
★
外交视野看欧洲,了解世界的另一半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中国一位研究欧洲问题的老前辈讲过一句话:“了解欧洲,就了解了世界的另一半。”也就是说,要了解今天的世界就要先了解欧洲文明的发展。西方文明曾经统治过几乎整个世界,今天也还在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认识欧洲,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我们自己,因为中国自近代以来,我们认识自己的参照物就是欧洲。
一直以来,欧洲文明以其神秘和丰富吸引着世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欧洲文明大体是统一的,人们常说的“欧洲文明”有着共同的传承和基本一致的表现形式,这些都或隐或显地表现在欧洲的各种历史文化遗产中。由于历史上欧洲的文明被打碎、被破坏得特别彻底、无法复原,所以只能够走一条新的道路来整合、发展自己,因此才使得它走上了领先世界的道路——现代化道路。
★
身在海外心系国,深刻体会国力强盛
★
从年起,14年间,身处国外的朱邦造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崛起、国力的强盛,与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国的强大,只有身在海外,才能体会得更深刻。
作为中国驻外大使,朱邦造一面要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发展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声望、利益、合作。朱邦造说,外交是一门艺术,很难,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好,外交官也需要千锤百炼。外交工作是崇高、神圣的,外交官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对外代表国家和政府,必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外交官必须百分百爱国、忠诚、要经得住考验,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忠诚、使命、奉献”。
★
★★★
★
内方外圆两面花,
凭才无脚走天涯。
舌战乾坤无敌手,
铁骨不失大国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