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道尔 >> 国家景点 >> 回顾德国硬币杂志25年硬币评选
说明:本文刊登于《中国金币文化》杂志第48期(年9月),原文余字,由于放上原稿,行文内可能有错别字或语句不通之处,还望读者海涵。
本文也提供了一个彩蛋:若想下载《德国硬币》杂志25年获奖币清单的读者,请在后台留言中回复“德国获奖币”,即可收到下载链接。本清单源自李铁生教授编撰的PPT,目前整理为EXCEL形式,后期如有空闲时间,将进一步完善。
由于资料的特殊性,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谢谢合作。
————————————————————
引子
流通币、退出流通币、纪念章在历史上曾是币章收藏的主流,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纪念币异军突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盛气象,打开了币章收藏的新局面。年,欧洲国家发起各国造币厂参加世界造币厂厂长会议,在大会举办期间评选流通币、银币和金币。有鉴于纪念币发展的迅猛势头,出于满足现代硬币收藏新诉求的目的,年,美国克劳斯出版社联合钱币学家、钱币商以及专业人士策划并承办了首届“世界硬币大奖赛”,为后来纪念币的设计创新和发行拓展推波助澜。上世纪90年代,曾任世界硬币大奖赛评委的李铁生老师将“获奖币”收藏概念引入中国,获奖币收藏由此在中国扎根发芽,并逐渐得到钱币爱好者的认可,到年时获奖币已发展为硬币中的热门专题收藏。
年,《德国硬币》杂志(DeutschesMünzenMagazin)举办了德国(西德)的“年度硬币”评选活动(以下简称“德榜评选币”)。每年杂志在年底提出10枚以上的“年度硬币”候选硬币名单,经读者投票后,于次年1月按照得票率多少公布投票结果。但德榜获奖币的资料与世界造币厂厂长会议评选币的资料一向很匮乏,因此在收藏热度上无法与克劳斯获奖币相提并论。然而德榜评选币毕竟是欧洲现代历史演进和现当代纪念币发展的见证者,其历史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值得我们重新发掘。笔者对《德国硬币》杂志-年度的年度硬币评选资料进行了梳理、统计和发掘,企盼和读者回顾共赏25年来的德榜评选币,是为引子。
《德国硬币》杂志
统计与发掘,看德国人的偏好
从年到年,德榜评选币共产生种硬币,有43个国家或地区入围杂志的评选页,它们所对应的入榜种类和数量分别是:
广义的西欧地区:爱尔兰2种、安道尔6种、奥地利25种、比利时4种、德国(统一前+统一后)种、法国23种、梵蒂冈9种、芬兰4种、荷兰3种、马恩岛1种、摩纳哥3种、葡萄牙7种、瑞典1种、瑞士4种、圣马力诺5种、西班牙11种、希腊2种、意大利3种、英国15种、直布罗陀2种,共计种。
广义的东欧地区:爱沙尼亚1种、苏联/俄罗斯18种、捷克1种、拉脱维亚1种、斯洛伐克2种、匈牙利1种,共计24种。
美洲地区:加拿大22种、美国23种、古巴1种,共计46种。
澳洲地区:澳大利亚11种。
太平洋地区:基里巴斯1种、库克群岛4种、纽埃1种、托克劳1种、西萨摩亚1种,共计8种。
非洲:冈比亚1种、南非2种、汤加1种,共计4种。
亚洲:不丹1种、韩国2种、蒙古3种、土耳其1种、中国19种,共计26种。
德榜评选币以专题划分共计19种,其中流通币1种、生肖币2种、投资币16种;以图案主题划分共计种,其中地理发现或航海历史23种、社会建设(经济、科技、交通、农业)59种、体育运动46种、文化(世界遗产、民俗、美术、文艺、舞蹈)60种、政治历史(历史、时事、战争、理念、人物、婚姻、州币)种、自然生态(自然保护、自然现象)21种。限于篇幅,笔者不能将德榜评选币的名单列于本文,本文只作统计分析。
以上数据证明:第一,德榜评选币是一个以欧洲钱币为主的评选赛事,文化类、历史类题材在评选中的权重较高,主题具有严肃性,流通币、生肖币和投资币只占评选硬币总数的很少一部分;第二,从外观来看,德榜评选币崇尚线条简洁流畅,具有现代感的图案设计,历年榜单中的德国硬币给人以图案线条流畅,雕刻深峻有力,质感厚重的印象;第三,从材质和形状来看,德榜评选币以本色金属硬币和圆形硬币为主,在形式上比较传统,但这些硬币并不流于平庸,在方寸之间仍然可以泼洒艺术,塑造价值。
年是德榜评选币的首次亮相,然而作为“东道主”的德国硬币却并未霸占高位——由联邦德国发行的一枚“卡尔·蔡司逝世周年”纪念银币仅在投票中排名第五,得票率为9.4%,但这枚银币仍具有一定的美感:
年西德“卡尔·蔡司逝世周年”10马克纪念银币
银币的正面,是一只张开羽翼的雄鹰。很多钱币爱好者对联邦德国纪念币正面的鹰情有独钟,因为这些鹰几乎每一只都不一样,或张扬,或收敛,或肃穆,体现出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气质——高傲、坚强、传统等等。
银币的背面,构图简洁明了,左侧是人物肖像,右侧为复合显微镜。图中人物即卡尔·蔡司(-),著名的德国光学仪器企业家,复合显微镜之父。只见他胡髯浓密,年事已高,但眼中却流露出对事业的热爱,硬币浮雕传神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特征,展示出人物乐观、充满希望和憧憬的面貌精神,富有较强的感染力,易使欣赏者接受。
如果说排名第五的硬币不能表现出德国钱币收藏者的喜好,用一枚民主德国的硬币来体现德榜评选币的公正性或许更有说服力:
年东德“雕塑家约翰·哥特弗里德·沙都诞辰周年”10马克纪念银币
图中这枚银币为纪念普鲁士雕塑家约翰·哥特弗里德·沙都(JohannGottfriedSchadow,-)诞辰周年而作。这枚硬币和许多东德纪念币一样,延续了富有特色的无边设计。硬币采用无边设计的缺点显而易见——容易磨损中心浮雕,但反过来,这种边缘的特色同样减少了边缘对欣赏者视觉的影响,能够突出浮雕的立体感。硬币正面图案由沙都设计的勃兰登堡门顶“胜利女神”浮雕构成,浮雕比例忠实,精雕细琢,完美再现出铜制雕塑所具备的古典浪漫主义气质。胜利女神在希腊神话中被称为尼刻,在罗马神话中又被称为维多利亚。铜像中的胜利女神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王冠。但钱币设计师对浮雕进行了处理:去掉了花环内的铁十字勋章和站在花环上的鹰鹫,减少了浓浓的火药味,重塑了胜利女神的新形象:在现代社会,胜利女神追求的是自由和平等。
在光线的照耀下,这枚硬币的浮雕熠熠生辉,明和暗的对比使骏马矫健、雄壮的威武姿态和充满斗志的神气活灵活现地展示给欣赏者。前面笔者提到,《德国硬币》年度硬币评选倾向于那些具有现代设计感的硬币,但艺术的魅力在于,只要足够美,就能克服审美的界限。
这枚硬币仿佛喻示了德国国家主权恢复的胜利,在硬币发行的第二年,德国重获统一,德国人民的自由与和平得到了保障。《德国硬币》杂志的读者仿佛有先见之明,为了证明自己的审美观,也为了提前庆祝,大家用22%的投票率把这枚硬币推向了当年的首位席。
见证历史,从两德统一到欧洲一体化扩张
德榜评选币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人类社会由两极冷战迈向全球多元化格局的宏伟画卷,见证了德国与欧洲化干戈为玉帛,由分裂到统一,直至加入欧盟,引领欧洲经济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这些硬币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更展示出人类对于历史发展和人文科技的回顾和展望,虽然德榜评选币看似“籍籍无名”,但仍将在货币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使德国重获统一,这是德国人期盼已久的时刻,也是货币发行史上的一大纪念主题。推倒柏林墙,打破桎梏,德国人为此自豪。
年德国“两德统一10周年”10马克纪念银币
这是一枚纪念两德统一10周年的银币,在德榜评选中排名第三,得票率18.3%。银币正面,雄鹰展翅欲飞,象征德国统一后国家的飞速发展,周围横竖文字分别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10德国马克”,字母D是慕尼黑造币厂的厂标。德国统一后,纪念币一般由德国境内的五个造币厂同时承担发行任务,厂标对应为:A柏林造币厂、D慕尼黑造币厂、F斯图加特造币厂、G卡尔斯赫鲁造币厂、J汉堡造币厂。
银币背面,透过残破的柏林墙,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国会大厦在进行翻修工程。德国国会大厦于年建成,历经沧桑,在二战中遭到破坏,在战后进行了两次翻修工程,年成为德国联邦议院的会址。图中的画面具有象征意义:残破的柏林墙象征着分裂的德国和思想的隔阂,翻修的德国国会大厦象征德国回归传统的政治中心,重塑国家主权的历史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鸿沟导致了德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以下是一张源自《德国时代周报》的图片,图片内容为柏林墙倒掉25年后原东西德地区社会发展对比:
柏林墙倒掉25年后原东西德地区发展对比,源自《德国时代周报》
这张图显示出德国东西部发展的巨大差异,然而,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指出的那样,两德统一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恢复国家主权,提高民族自信心,是高于一切的。
欧盟的出现,使欧洲国家间的经济与政治紧密相连,更促成了德国经济的飞跃。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组成的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年,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年,欧盟成立。曾经用武力无法统一的几十个欧洲国家,却在和平发展的机遇中,实现了货币的统一,这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
由欧洲共同体到欧盟的成立,欧洲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期,德榜评选币忠实记录了欧盟过渡时期和欧盟扩张等历史事件。年欧盟国家统一货币,开始落实欧元发行工作,共有11个国家于1月1日加入欧元区,它们分别是: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芬兰。当年法国发行了一枚银币,以纪念法国加入欧元区,银币在德榜评选中排名第二,得票率12.2%。
年法国“法国加入欧元区”1欧元(6.法郎)纪念银币
这枚银币的设计堪称经典:第一,它是特殊面值币,银币边缘环绕着年11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名称,内缘分布着各国货币对应欧元的汇率,中心突出巨大的RF,即法郎的缩写,明白无误地传达出法国加入欧元区的信息;第二,它是币中币,在这枚硬币中,设计师将各种面值的法郎流通硬币(背面)按照真实比例缩小,环绕在面值周围,给人以强势的观摩印象和缅怀过去的情感传递。法国人对法郎情有独钟,当法郎最终为欧元所取代,仍然不失对法郎的热爱和致敬。硬币方寸虽小,图中缩小的法郎却并未丧失真实货币中的细节,以缩小版的“播种者”法郎硬币为例,图案中完美地再现了播种女郎劳作时的妙曼身姿,将衣服皱褶也一丝不苟地还原,使人不得不佩服这枚硬币的雕刻技术。
硬币正面图案由欧罗巴女神半面像和11个成员国的象征符号构成,这些象征符号包括硬币上部环绕的11个欧元符号,女神头发中隐藏的11个五角星和左右布置的11面国旗。这一形象设计也成为法国欧元纪念币中的经典设计,后来虽然有所变化,但仍保留了欧罗巴女神半遮面的特点。
趋同求异,德式风味的转变
德榜评选币虽然“德味浓浓”,但随着世界硬币在工艺改进和图案设计等方面的不断改进,也逐渐增加世界硬币在评选榜的比例:年至年,“年度最佳硬币”不分国界,一共只有10枚在榜;年至年,评选以德国硬币7枚,世界硬币12枚为标准(年德国硬币为8枚);年至年,德国硬币增长至9枚,世界硬币维持12枚不变。在材质方面,德榜评选币从年开始,明确标出某些品种的硬币是贵金属材质和普通金属材质一起入选,在品种上进行澄清,值得称道。
在某些方面,德榜评选币与克劳斯出版社承办的“世界硬币大奖赛”略有交集,共有20枚硬币同时入围德榜评选名单,同时夺得世界硬币大奖赛荣誉,笔者为此进行了对照:
德榜评选币-克劳斯获奖币对照表-
(点击看原图)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德榜评选币曾在年和年夺得世界硬币大奖赛的“年度最佳硬币”大奖,这说明德榜评选币与世界主流获奖币有共同的审美思维,但两枚硬币在德榜评选币中并没有排名第一,也表明德国收藏者的审美观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年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成立周年”5欧元纪念银币
图中这枚银币在当年荣获“年度最佳硬币”和“最受欢迎币”两项大奖。硬币正面中央为动物园的标志性建筑——皇家早餐亭,如今是咖啡厅和餐厅。在早餐亭周围是动物园中的可爱动物,有企鹅、狮子、猴子、猫头鹰、大象、长颈鹿等等。多只动物聚在一起,以温馨,友善的好客姿态,欢迎世界游客的走访参观。奥地利钱币设计师擅长以白描的手法和精湛的雕刻技艺游刃有余地处理复杂的画面,使图案内容丰富多彩,却从不显得纷乱,景与物,物与物之能够做到交叠分明。但是也应该看到,德国钱币爱好者对此并不是很“感冒”,他们更偏爱充满象征意义的现代设计风格,或者古典严肃的简约设计风格。
不论怎样,德式风味里仍然参杂了世界硬币的调料,而“中餐”更是为德榜评选币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年至年间,中国硬币在德榜评选榜单中共入围19种硬币,这是德榜评选币“求异”的一个例证。德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或许可以从这些硬币中找到答案:
德榜评选里的中国硬币
这张表记录了年至年间中国硬币在德榜评选中的成绩,其中大熊猫金银投资币收获了最多的荣誉。大熊猫贵金属投资币是我国货币发行史的骄傲,每年不同的图案使大熊猫贵金属投资币成为世界投资币中最具美感且最具特色的一种。年,元(1盎司)大熊猫金币夺得德榜评选的第一名,这是中国硬币在德榜评选中的最佳成绩。
年中国大熊猫金币元(1盎司)投资金币
大熊猫金币的正面图案是北京天坛的祈年殿。背面图案由两只相对而坐的大熊猫和竹林背景构成。只见两只大熊猫“卿卿我我”,分享美食,如同爱侣坠入情网。这枚金币能在德榜评选中排名世界硬币第一,大熊猫贵金属投资币能多次拿到名次,说明德国人具有深刻的“大熊猫情结”。而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设计,更是大熊猫系列硬币扬名世界的底气。
硬币是历史的一部分,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活动和自然景象的风光,硬币图案设计的更新换代,工艺上的重大进步,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明证。德榜评选币是世界硬币发展和设计繁荣景象的具体体现之一,与其他世界级硬币评选赛事互为补充,既与世界接轨,又保持了本国硬币独特的风格,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同时,德榜评选币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本文难以对其进行充分的描述,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将不胜荣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