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尔

安道尔7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安道尔

发布时间:2019/5/21 20:49:28   点击数:

要讲清楚这个时代的安道尔的历史,必须首先铺陈一下背景知识。因此,作为跑题大师的斋主,准备这一篇继续跑题。

让我们从在法国持续了三十年的胡格诺战争说起。

1持续三十年的胡格诺战争的背景

进入到十六世纪,法国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叫做胡格诺战争。

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呢?让我们从基督教的分裂谈起。

在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被认为是正统宗教,基本上没有派别。

后来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西罗马帝国就自然把基督教分裂为两个部分——在东罗马帝国的就叫做东正教,在西罗马帝国的就叫做天主教。两个教派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宗教仪式和戒规的不同。

东正教那边放下不说,我们来看下天主教。

进入中世纪之后,宗教的地位大大提升,天主教廷权力巨大。权力一旦大到没有限制,贪腐就会产生——即便是教会这种看起来神圣崇高的地方也不例外。教皇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权力地位,“开创性地”发明了一种致富方法——售卖“赎罪券”。

最早的赎罪券来自教皇乌尔班二世,当时他为了让教众主动参加十字军东征,印制了“赎罪券”,免费发放给参与十字军东征的战士。他说,只要有了这个小东西,就可以消除“原罪”及“平时犯下的罪孽”,从而可以在末日审判的时候不下地狱直奔天堂。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一下。

首先,啥是“原罪”呢?在基督的教义中,人类是亚当、夏娃的后代,而二人是违背上帝的旨意才产生了人类,因此人类具有“原罪”。当然,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还会违背上帝制定的规则,从而产生罪行。

其次,为啥教皇搞出一个“赎罪券”,教众就相信了呢?圣经上可没有说过有这种配置啊!这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圣经是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写的,这些文字可不是所有人都认得。普通老百姓不仅看不懂也听不懂,全靠神父作为教众和上帝交流的中介;上帝的意志,圣经的内容,也全靠神父来解释。因此,既然教皇说了赎罪券可以赎罪——具体的解释是:历代圣徒的福泽被累积起来,余额保存在教会中,教众只要捐钱给教会就可以分得一定量的功德——这解释听起来逻辑缜密,况且还出自高高在上的教皇之口,教众根本没有不相信的理由。

用赎罪券忽悠教众参加了十字军东征之后,教皇又创新地决定:不再免费派发“赎罪券”,而是让教众花钱来买,这样教皇就能快速地搞到钱。想想看,只要花钱买了赎罪券,再也用不着忏悔和赎罪,就能死后上天堂,这么大的诱惑,教众自然是趋之若鹜,有点儿钱就去买赎罪券了。于是,教会售卖赎罪券成了一门生意,派出很多人到各处推广,方便教众购买。这买卖不要太赚钱哦,教会的人每天数钱数到手发软。

图1赎罪券

话说宗教界的人士并不都是贪财的人。随着赎罪券不断发行,越来越多有正义感的宗教人士开始反对教皇的做法。

年10月31日,一个叫做马丁·路德的德国人,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史称“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德国维滕贝格诸圣堂大门上。他认为,免罪权是上帝的权力,教皇没有权利决定是否给人免罪。他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教众不需要通过神父,自己就可以与上帝沟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开始将《圣经》翻译为德文。可是啊,人都有私心,据说他在翻译圣经的时候,对译文做了小小的改动。在那个部分,耶稣说让人放弃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来跟随他——为了自己可以娶妻,马丁·路德默默地删除掉“妻子”一词……

图2马丁·路德的画像

马丁·路德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于是天主教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新教。

新教的出现,当然让天主教不爽,于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水火不容的冲突就在欧洲各地不断涌现。与安道尔相邻的法国也自然也逃不过这场厄运。

16世纪40年代,当时的法王亨利二世就指定特别法庭来惩办新教异端,这导致当时新教中的一个分支胡格诺派有大批信众被处以火刑。胡格诺派的这个分支的成员主要集中在法国的西南部。

年,吉斯公爵率军队在瓦西镇屠杀举行宗教仪式的胡格诺教徒,死伤近人。这成为持续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的导火索。

这场混乱的、由多场战争组成的、持续了三十年的胡格诺战争,一直到年才结束。在这三十年中,法国一片混乱。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人们说不出到底是天主教胜利了,还是新教胜利了。

然而,乱世出英雄。

在这场战争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闪亮登场。是他,让法国的王权重新振兴。

2那时候的法国国王们

在这里有必要将法国那个阶段的王室成员捋一捋。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时候,法国的国王是弗朗索瓦一世。后人对弗朗索瓦一世的评价非常好,因为他让法国文化昌盛繁荣——今天在卢浮宫里人们见到的那许许多多的法国王室的收藏实际上就是从弗朗索瓦一世时代才开始做的,达芬奇也是在他的怀中辞世。

弗朗索瓦一世还办了一件影响法国很长时间的事情,就是让自己的儿子亨利娶了意大利美第齐家族洛伦佐的女儿凯瑟琳·德·美第齐。年,弗朗索瓦一世去世,他的儿子亨利二世继位。

亨利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徒,法国国内的新教徒遭到他无情的迫害。前一部分说过,他甚至在巴黎高等法院专门设置机构审判新教异端,用的是残酷的火刑。而且由于他曾经在西班牙当过人质,对西班牙有刻骨的仇恨,因此不断挑起与西班牙的战争。年,他在女儿的婚礼上被刺身亡,年仅15岁的弗朗索瓦二世继位。

当时的法国因为亨利二世欠了西班牙好多好多的钱,政府资不抵债,基本上就是一个破产状态。弗朗索瓦二世年幼,实权落在当时军功显赫的吉斯家族手中,自己对政务不闻不问。他在位仅仅一年,年,弗朗索瓦二世就去世了——死因很让人迷惑:一说是体弱多病,一说是被他妈妈凯瑟琳亲手毒死。

由于弗朗索瓦二世没有子嗣,因此他的弟弟查理九世继承了王位。查理九世在位也只有14年,一直生活在强权母亲凯瑟琳的阴影之下,年也死了。也就是他在位期间,胡格诺战争爆发。查理九世死后,凯瑟琳又让他的弟弟亨利三世继位。

这里跑题跑得再远一点:凯瑟琳·德·美第齐来自佛罗伦萨的美第齐家族,这个家族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流着美第齐家族血液的凯瑟琳,果然也不是一个平凡人物——不但心狠手辣,而且是三个法国国王的母亲。

图3凯瑟琳·德·美第齐的画像

3亨利四世结束了胡格诺战争

亨利三世之后的法国国王就是亨利四世。在这一部分我们重点介绍下这个法国人挚爱的国王。

十六世纪的时候,安道尔的西边有一个王国叫做Navarre王国。年开始,这个王国的国王叫做亨利·德·波旁(-),他从小是天主教徒,但是由于他的母亲是新教徒,因此他后来也成为新教的一员——并且,由于Navarre王国的地理位置在法国的西南部,因此他也属于胡格诺派。

他成为Navarre王国国王的那一年,也就是年,他去了巴黎,与当时法国国王查理九世的妹妹玛格丽特——也就是凯瑟琳太后的女儿——举行了婚礼。由于当时法国正经历着天主教同胡格诺派之间的胡格诺战争,因此他们的婚礼,在当时被认为是宗教和解的标志。

然而,和解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8月24日是圣巴托罗缪节。那一天,在凯瑟琳太后的策划下,巴黎发生了天主教暴徒针对新教徒的大屠杀,史称“圣巴托罗缪之夜”。一夜之间,共有超过名新教徒被杀。由于亨利是胡格诺派教徒,也属于新教,他不得不临时被迫宣布放弃新教信仰改信天主教才得以幸免于难。天主教徒杀红了眼,屠杀一直持续到10月初才停止,波及了巴黎周边的很多地方。

如前文所述,亨利四世大婚的时候法国的国王是查理九世。年查理九世病死,弟弟亨利继位,史称亨利三世。年,亨利三世遇刺,由于亨利三世没有儿子,王储早亡,亨利——就是Navarre国王的这个亨利——作为亨利三世的旁系堂兄弟,竟然成为新的法国国王,并且开创了波旁王朝。由于前面一个国王是亨利三世,现在的新国王也叫做亨利,所以继续用数字进行区分,他就是法国的亨利四世——吐槽下欧洲这些国王们,好像能用的名字没有几个,以至于只能用国家和数字来区分相同名字的不同的人……

而且,凯瑟琳太后,在三个儿子做了法国国王之后,又有了一个国王女婿。

图4亨利四世的画像

这时候胡格诺战争依然在继续。亨利四世作为一名新教徒——圣巴托罗缪之夜他从新教改信天主教只是权宜之计,并非出于真心——当然打起了反抗天主教的大旗,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准备武力征服法国。

然而,连年的征战并没有让他得到他想要的。他冥思苦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场战争最后无论孰胜孰负,最后的胜者也只能得到一个四分五裂的法国。于是,为了法国的统一,他主动放弃自己的信仰,改信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天主教。与上次不同,这次他是心甘情愿的。

为了保证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在法国都可以生活下去,他还在年4月颁布了一个《南特赦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同时承认新教徒在法国有信仰自由——这在当时的欧洲是有开创性的一个政策。自此以后,三十多年的胡格诺战争终于结束了。

战争结束之后,亨利一世开始大刀阔斧地发展国家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亨利四世曾发誓“要让农民们每个周末每家锅里都有一只鸡”。他做到了。

年,亨利四世被刺身亡,年仅57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巴黎的圣丹尼斯大教堂。

4亨利四世的头颅

亨利四世死去了,可是关于他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年,法国革命分子劫掠了圣丹尼斯大教堂,亨利四世坟墓被挖开,革命分子把他的头砍下来,带走了。

自此之后,他的头颅就被私人收藏家收藏,而且在不同的收藏家之间反复易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无法确定这颗头颅是否真的属于亨利四世。

年12月15日,法国医学家PhilippeCharlier宣称,一个部分保存完好的17世纪的头颅,就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头颅。

据说,科学家们检查了这个头颅,发现了很多这位君主的画像上的一些特质。例如,他鼻子右侧的一处皮肤感染,还有他右耳垂上的一个用来戴耳环的洞。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把这颗头颅与亨利四世晚年的雕塑做了对比,结果是完美的一致。

图5论文用很多证据证明这个头颅属于亨利四世

然而,后来又有一些学者对这个头颅做了基因检测,说它并不属于波旁王室。而且这部分科学家认为,有可能亨利四世还完整地躺在他的棺材里,并没有被革命者砍去头颅。不过PhilippeCharlier反驳说,当时王室的血统也是很混乱的——这确实是事实,回头讲法国的时候再把这些故事一一道来——因此仅仅是DNA不符合波旁王室并不能说这就不是亨利四世的头颅。

相信讲到这里,各位看官已经按捺不住想看一看这颗头颅的愿望。斋主到网上搜索了一下,还真有这颗头颅的照片。这基本上是一个木乃伊的头部,还保留了肌肉组织,甚至皮肤。虽然有点儿吓人,但是还是本着尊重事实的态度展示一下。

图6头颅木乃伊的照片

5那个时候的安道尔发生了什么

让我们顺着时间轴,看看在这段时间内,安道尔都发生了什么。

年,Busquet家族建造了那个著名的山谷石屋。我们在安道尔的第一篇文章(安道尔你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白癫疯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feiqichec.com/gjjd/1768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