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道尔 >> 国家景点 >> 习近平的奥林匹克文化情怀与文明愿景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我们要全力以赴推进各项筹办工作。筹办工作要与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全民健身,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蔡奇年11月到北京冬奥组委调研时的讲话
资料图,仅作示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年新年贺词”时谈到年收获时提到“这一年,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向世界展示中国对冰雪文化的理解与年春节的期待。她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连接着为奥林匹克相聚的八方宾客,为会徽增添了融入奥林匹克文化的中国节日的欢庆和快乐体验。
在奥林匹克五环的托举下,“冬梦”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在中国春节与奥林匹克文化交融之中汇聚全球冰雪健儿与各国宾客。
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和奥林匹克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和促进奥林匹克文化发展正不懈努力。
值此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
奥林匹克运动在奥林匹亚兴起,已有多年历史,作为一种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体育竞技,是古希腊文明奉献给人类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和文明遗产。
继承这一文明遗产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19世纪晚期,今天已经成为世界文明体系中激励青年成长与推动和平发展的主流文化之一。
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它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舞台和文化盛会,它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规则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以中国古代体育为代表的人类体育发展历程和奥林匹克有深刻的理解、解读,并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
多年来,他积极弘扬体育文化精神、倡导体育运动普及发展,在助力中华儿女共圆百年奥运梦和推动中华文化丰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上更是不遗余力。
他多次发表讲话,不断在各种场合解读和解析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对奥林匹克文化的理解、传播、弘扬和丰富与发展。
习近平的这种情怀和愿景来源于他的读书学习、人生阅历、哲学思考,尤其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历史与未来的深刻理解。
他通过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把中国人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奋斗精神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健身运动高度结合起来,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本质上是在着力铸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这些对我们实现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奋斗历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涵
伴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充满了无数悲歌与壮举、汗水与泪水。
年,习近平以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家副主席的身份担任北京奥运会筹备领导小组组长,成功地领导举办了这场“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
此后,他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身份直接关心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申办与筹备等工作,他亲自参加了索契冬奥会,访问和对接国际奥委会、关怀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如今正领导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说得最多的就是“奥林匹克精神”。
“体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重在参与、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这就是他一直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价值观”。
他说:“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
习近平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凝聚力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奥林匹克精神超越国界,在全世界深入人心。”
习近平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价值观”的阐释正如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说的那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习近平引述鲁迅的话说:“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习近平认为,只有锲而不舍,中国才有未来,我们才会建成体育强国。
依此,我们理解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涵应当包括:
首先,这是一种竞技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表现的是一种“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同时它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构成了当代人类激励成长、自我完善和文明交往的基石。
其次,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奥林匹克文化强调人通过体育锻炼、积极参与、拼搏获胜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我们拥有文化自信和应对挑战的强大动力。
第三,这是一种人生哲学。
奥林匹克将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使人类的潜能与美德得到有效的开发,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优良、最完善的人生哲学之一。
第四,这是一种文明价值。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积极地在拼搏中磨炼意志、奋斗中体验乐趣和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为基础的,这是对人的潜能与创造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对优良秩序的尊重与倡导。
第五,这是一种和谐伦理。
奥林匹克强调人类与环境协调共处、个体与集体团结拼搏、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对人类优良道德价值与伦理规范的继承与发扬。它引导人们追求一种最为优化的生存与发展的伦理观念。
第六,这是一种青少年的教育激励机制。
习近平十分关心青少年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情况,从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鼓励青少年通过参与感受奥林匹克文化的丰富多彩,进而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并从中受到激励,健康成长。
习近平指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给全世界青少年搭建了重要舞台。青奥会面向青少年,服务青少年,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传播和弘扬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全方位开展文化交流,加强彼此沟通理解。
年11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并接受奥林匹克金质勋章。习近平赞赏国际奥委会为发展体育运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发挥的积极作用,他指出,体育不仅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可以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
巴赫感谢中国政府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持。他表示,中国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奥运会获得巨大成功,为世界留下一笔宝贵财产。
后来巴赫在给《文明》杂志“《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Ⅱ”题写的序言中写道:“皮埃尔·德·顾拜旦从决定提出复兴奥林匹克的那一刻起,就梦想着通过体育来改变世界。他想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向年轻人传递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建设更好的社会,也让奥运会成为全人类的盛会……通过奥运会将全世界的年轻人凝聚在一起,让友谊、卓越和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在青年一代中不断传递。体育运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当今,奥林匹克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愿望、期待和祝愿,它随着传播与发展而不断丰富,不断增添新的思想内涵和实践内容,成为激励青年成长、人类不断创新、不断增长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
二、奥林匹克文化的实践外延
如果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对历史的总结,那么,其实践外延就是对当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弘扬范式,即奥林匹克文化精神内涵的表现方式与实践特点。
它包括:通过奥运会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的构思、促进相关体育设施更人性化的兴建改造与新技术的应用、精彩激烈比赛内容对青少年的激励、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展示表演、覆盖全球的赛事转播与收看、展示奥林匹克价值的相关出版物和创新媒体的传播、广大青少年参与奥运的精神教育与培养、在奥林匹克精神鼓舞下的大众体育文化活动等等。
具体说,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实践范式可以做如下约定:
首先,这是举办奥运会的实践方针。
在全球化时代,奥林匹克文化与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和模式需求密不可分,尤其表现于中国对冬奥会的筹办。习近平指示,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他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一种实践外延,提出了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贯穿筹办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全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其次,这是具有文明交流互鉴和文化交融功能的大平台。
习近平指出,北京成功获得年冬奥会举办权,将有利于中国体育及社会经济发展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相互促进,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国人民有机会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习近平强调,坚持开放办奥,借鉴北京奥运会和其他国家办赛经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加强中外体育交流,推动东西文明交融,展示中国良好形象,让冬奥会成为文明交流互鉴和文化交融的大平台。
第三,这是社会发展重要规律的表达。
一是体制机制的规律性。
习近平指出: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发展振兴足球,必须克服阻碍足球发展振兴的体制机制弊端,为足球发展振兴提供更好体制保障。
要遵循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坚持立足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着眼长远和夯实基础相结合、创新重建与问题治理相结合、举国体制与市场体制相结合,持续研究推动,不断总结改进。
二是群众智慧和人才发展的规律性。
习近平说,在筹办冬奥会的问题上,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把筹办工作做好。要开拓选人用人视野,遴选优秀人才参与冬奥会筹办,加快培养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
三是科学规划与实施的规律性。
习近平在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时说:“发令枪响了,哪一项建设现在开始跑,哪一个过两年开始跑?既不要误跑,也不要抢跑。要严格遵循规划,协调有序、从从容容、保质保量,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四,这是也必须是百年大计的优质资产。
习近平指出,北京冬奥会所有建设工程都要坚持百年大计,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按规划和计划推进,做到从从容容、保质保量,确保成为优质、生态、人文、廉洁的精品工程。
习近平认为,比赛设施建设一定要专业化,配套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中国元素、当地特点,严格落实节能环保标准,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让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成为城市新名片。
第五,这也是教育传播的实践过程。
年1月,习近平在瑞士洛桑访问国际奥委会总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后来对记者表示:“习主席有很多话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对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着清晰的看法。他说,‘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还能贡献更好的教育’。这是一位国家领导人非常敏锐和深刻的认识,让我听了非常振奋。”
正如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罗格曾经说过的那样,“进入21世纪的国际奥委会承继了这一有着百年历史的奥运理念: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以及帮助年轻人树立运动进取精神。中国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推广奥林匹克价值理念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这是中国体育外交的实践方式。
体育外交是中国外交史上多次发挥独特作用的经典案例,其中“乒乓外交”成就了世界文明交往的一段佳话。美国前国务卿、国际奥委会名誉会员基辛格博士感慨道:“体育是联结世界的纽带。”
习近平索契冬奥之旅,将体育与和平外交相互融合、多边与双边相互促进,开创了中国国家元首出席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先河。
多年来习近平不断扩大着中国体育的国际“朋友圈”,他倡议加大体育领域合作,均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共鸣,在众多国际合作文件中,都有加强双方在“体育领域合作”的表述,这种表述在国际关系史上是少见的。
习近平与广大热爱奥林匹克文化的人们有共识: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看到的不仅仅是热闹,还有尊重人的规则、基本的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这就是优秀文化的实践力量。
习近平站在中国与全球共舞的高台上,面对多层次开放、快速发展的中国和复杂巨变的世界,以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实践、交流、参与、融入、共识”的理念与手段,以中国历史的必然性、中国道路的可行性与世界文明的共融性为导引,对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产生积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创出把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和生活的有效途径。
三、奥林匹克文化的文明愿景
当代文明传播与发展的实践表明,奥林匹克文化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说过:“中国是个文化大国,在世界体育事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对奥林匹克的热忱与关心,解读与思考,参与和倡导,与古代奥林匹克的文化精神和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思想理念相一致,不但体现出他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feiqichec.com/gjjd/1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