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道尔 >> 国家景点 >> 学第二外语,你该有投资新思路了
??当人们谈论起外语学习的时候,似乎很少考虑到要学习什么外语。这是因为在国人心目中,学外语几乎等同于学英语。这一文化思维定式的产生,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
一方面,自“二战”结束至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一直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始终是我国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
另一方面,从语言经济学角度看,投资学习最具有交际价值的语言,获得的回报值往往是最高的。
荷兰语言学家艾布拉姆·德·斯旺在《世界上的语言》一书中曾提出“语言的Q值”,即语言的交际价值概念。
语言的Q值是由语言的流行度和中心度决定。其中,流行度标示着使用该语言能与其他人直接交际的机会,中心度标示着与其他语言的联系程度。一般而言,Q值越大,语言的交际价值越大,被个人学习和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过,斯旺教授同时也提到了多语问题,如果个体掌握多种外语的话,其交际潜能将会进一步扩大。
这种由多语种外语能力所形成的交际潜能在全球化的今天,无疑非常重要。就外语学习而言,仅仅通过英语看世界,已无法全面认识到人类文化多样性特征。
那么,问题来了。今天的年轻人,除了学英语之外,第二外语该学什么?
沈骑/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国家语言文字智库(试点)·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个人外语学习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我们大致可以从语言距离、国家政策、城市发展和个人动机等四个方面来分析。
1、语言距离影响语言学习客观难易度
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说某种外语太难学,外国留学生也频频吐槽“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事实上,如果排除教学问题,这些抱怨背后还有语言本身的规律。
从语言距离角度看,不同语言对于外族人学习的难易度是有差别的。这里提到的语言距离,主要包括人们的语言接触史、语际距离、基因距离以及文化距离等因素。
欧洲就有学者研究语言距离对于欧盟学习者外语学习选择的启示。拥有28个成员国的欧盟,共有24种官方语言,上述语言均享有同等权利,欧盟所有官方文件、出版物、重要会议以及官方网站,均须同时使用这些语言。
但是,普罗大众是无法全部学习如此众多的语言,那么对于欧洲公民而言,究竟应该学习哪些语言呢?在《我们需要多少种语言》一书中,金斯波和韦伯两位经济学者,通过语言距离等指标进行经济学统计和分析,认为理想的欧盟公民需要学习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这四种语言,他们认为基于这四种语言,可以相对容易地再去学习其它语言。
对于中国人来说,斯拉夫语和阿拉伯语与汉语之间的语言距离就比较大,而与韩语和日语之间的语言距离就比较小。另一方面,如果英语水平较高,那么再学习其它欧洲语言的难度也会降低不少。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官方语言与方言、通用语与语言变体之间较为密切的语言关系学习第二外语。例如,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二大语言,使用人数仅次于汉语,而加泰罗尼亚语与之语言距离较近,且该语种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安道尔等国的使用人数超过万。因此,有关高校就可以在西班牙语学习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加泰罗尼亚语的教学,扩大外语语种。
再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今秋开始在印地语专业加设乌尔都语课程,从语言距离上看,两者的语法和语音基本一致,只要在学习过程中稍加区别,就可以兼顾掌握这两种南亚地区的重要语言,一举两得。
2、国家战略需求决定外语学习导向
外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须服务于国家的利益和战略需求。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既然美国占有Q值最高的英语,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美国人就不需要再学习别的外语了吗?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素来重视外语教育。
早在年,美苏争霸如火如荼,由于苏联卫星上天,美国朝野震动,立即出台“国防教育法”,将外语教育列入三类核心课程之一,在众多语言中界定了对国家安全、外交具有战略意义的语言,称其为“关键性语言”。在美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俄语、汉语、朝鲜语等“假想敌”国家的外语课程,在各大高校设立大批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提升国家外语能力。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经济异军突出,对美国经济造成强大冲击,美国外语教育进入到所谓的“丰田时刻”。出于提振美国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力的目标,卡特政府曾授权成立“国家外语与国际研究委员会”,制定国家外语教育战略,美国高校大量开设众多日语和新兴经济体国家语言课程。
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又不得不重新将“关键性语言”提上议事日程。年,美国出台《国家安全语言倡议》,由国防部牵头,鼓励和资助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印地语、汉语和朝鲜语等事关国家安全语言的学习。可见,半个多世纪的美国外语教育政策体现出鲜明的国家意志和战略导向。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白癜风饮食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feiqichec.com/gjjd/1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