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初,当中国正在举全国之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意大利还在岁月静好,仿佛这场传染病疫情与自己没有丝毫关系。然而,让这个南欧国家完全没有意料到的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会由于过于轻敌,成为整个欧洲疫情的“震中”。截至当地时间6月9日,意大利有3.4万人死于新冠病毒,约23.5万人感染。从3月疫情爆发,到如今米兰街头超过六成人不戴口罩,意大利的“至暗时刻”似乎已经过去。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门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当天新增新冠死亡病例71例,累计死亡例。全国20个大区中有10个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冠疫情持续好转。意大利新冠疫情最严重的中心地区已经接近实现“群体免疫”,只是这条“群体免疫”的道路走得太过漫长,付出的代价无比惨重。过着“诗一样生活”的意大利人最初没把新冠当回事儿在意大利,对一个人最常见的夸赞是“tranquillo”,意思是“淡定,遇事不慌”。那些动不动就慌里慌张的人,常常会受到意大利人的鄙视。的确,放眼全世界,很少发生能让意大利人真正慌张起来的事情。这里紧邻地中海,食物无污染、空气新鲜,居民平均寿命达到87岁,并且拥有在全世界排名靠前的医疗条件……即便病毒刚刚闯入的那几天,意大利人还是保持“tranquillo”,该聚会的聚会,该亲吻的亲吻,该狂欢的狂欢。只是随着疫情的恶化,恐惧打破这种悠闲。意大利的疫情刚爆发时,曾有一个议员开会时提醒大家戴口罩,不幸的是,这位名叫马特奥·达罗索的议员被其他人嘲笑。那是2月25日,当时的意大利确诊病例只有人,对于一个多万人口的国家来说,个病人不算多,所以大家也根本没有将新冠病毒当回事。大家照样吃披萨、看球赛,过着如诗一般的生活。很显然,意大利并未意识新冠肺炎超强的传播力以及长达十余天的超长潜伏期。那时中国新冠肺炎发病人数几乎达到拐点,很多地区已经“零确诊”。意大利人觉得,这次疫情很快会过去。也正是源于此,意大利的其他议员对马特奥·达罗索冷嘲热讽,甚至说他不断的在“制造恐慌”。不得不说,面对一种人类从未接触过的传染病,意大利人表现出的任性,为后续灾难的发生埋下伏笔。开局混乱,意大利错失防疫先机意大利人怎么也没料到,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所带来的可怕后果竟然来得这么快。一位38岁与中国无直接关联的本土“1号病人”引爆意大利北部疫情。2月14日,这名男士感到不舒服并就医,被以流感方案进行治疗,两天之后因为病情医院,出医院仍以常规方式治疗多日,直到在一位资深麻醉师的坚持下做了新冠肺炎检测,他才被确诊。医院内已发生了医务人员感染,遗憾的是,这位病人还是运动达人,在此前参加了多场马拉松,导致了数十人被直接传染、数千人被间接传染。医院前期工作出现失误,医院则回应称,他们的做法只不过遵循了罗马当时的指导方案,只对与中国有关联的疑似病例做检测。病例扩散开后,意大利政府于2月22日封闭了周边11个小镇,隔离近五万人口——当时意大利病例还未过百。“1号病人”出现后,意大利政府的举措却如同“孙悟空借来假芭蕉扇”一样,火势不灭反升。一系列十分“拧巴”的情形持续上演:原本米兰在2月24日宣布了宵禁的措施,包括酒吧等人员密集的娱乐场所限定了晚间营业时间,3天后又迫于行业、居民等多方压力而取消。人民群众散漫归散漫,要是说意大利政府反应迟缓却有些冤枉人家。早在1月23日,意大利就宣布全国进入卫生紧急状态,这让其成为欧盟中最有先见之明的国家。1月30日,意大利取消了往来中国的直飞航班,所有机场和火车站开始对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很快,意大利政府又出台了多项措施,对接触患者的群体进行强制性隔离,暂停学校的教育活动,暂停除必需品以外的零售活动,暂停餐饮服务,鼓励公司远程办公。然而,进入3月以来,意大利多位高官先后被爆出感染新冠肺炎,包括拉齐奥大区主席尼古拉·津加雷蒂、皮埃蒙特大区主席阿尔贝托西里奥、意大利陆军参谋长萨尔瓦多莱·法利纳,整个疫情严重指数陡增。当地时间3月9日,意大利总理孔特宣布,从10日起全境封锁。当地时间3月8日凌晨,意大利紧急民防部部长、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言人安吉洛·博雷利表示,意大利疫情已从7日的89座城市,蔓延至93座城市。当地时间3月11日晚18时,意大利全境确诊病例数破万。这个数字在一周前才是刚刚破千,几何式的增速让意大利政府措手不及。监狱发生暴动、抗议人群走上街头、大量病人无处就医……意大利的至暗时刻,来了。聪明的意大利人选择在两条战线上与新冠疫情展开“近身肉搏”。一方面,多地市长苦口婆心劝阻无果后,警方采取更严苛的手段与耍小聪明的民众斗智斗勇。意大利国家民航局授权警方动用无人机来监视市政区民众的行动以遏制病毒蔓延。意大利卫生部长3月30日表示,由于疫情依然严峻,原定于4月3日解禁的封城措施将继续延长。另一方面,在医疗系统处于崩溃边缘之际,意大利麻醉学和重症监护委员会发布临床伦理学建议:在医疗物资匮乏时,医生可以按照预期寿命的长短选择性地抢救患者,而不必恪守先来后到的原则施救。这意味着,部分年老体衰的意大利人成为“医疗挤兑”下的牺牲品。从意大利的整体应对上来看,防疫措施虽然发布较早,但并未有效执行,可谓“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前期医疗体系几近崩溃意大利人真的错了吗回过头来看意大利的“抗疫之路”。在3月下旬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用“人间炼狱”形容意大利并不为过。以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贝加莫为例,这个美丽的小城在短短一个月里就成为了“抗疫”战斗中最为惨烈的主战场。那时这个仅有12万人口的小镇确诊病例已高达例,约占全国确诊病例的11%,病亡人数更是超过千人。在受到疫情重创的地区,每半小时下葬一人,密密麻麻的棺材无处安放,只能放在教堂;火葬场24小时运转,仍然有数不清的尸体送过来;铺天盖地的讣告登满报纸;感染者中,8.3%来自医护人员,成批医护人员倒下……意大利的医疗系统在面对疫情时显得措手不及,几近崩溃。意大利以刚过万的人口占据全球经济体排名第8位,面积比云南省还略小些,是个家底殷实的老牌欧洲强国。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在防疫初期医疗体系如此不堪一击?实际上,意大利的医疗服务体系发达程度远超很多国家。年彭博健康国家指数分析了个国家和地区的预期寿命、环境因素、肥胖概率等变量,意大利在榜单上高居第二。年世卫组织在世界卫生报告中从医疗水平、接受医疗服务的难度、医药费负担公平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意大利名列第七。《柳叶刀》年的一项报告显示,在全球个国家和地区参评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HAQ)榜单上,意大利排到第九位。根据意大利公共卫生系统年的报告,意大利共有床位978张,平均每千人床位数仅为3.7张,低于欧盟平均水平;这一数字在韩国为12.27,接近意大利四倍,近邻德国也以千人8.3张的水平远超意大利。尽管意大利政府承担了77%的国民医疗支出,但年意大利医疗仲裁法院发布的医患数据分析报告称,有医院就诊排期时间过长,正在等医院去看病。其中万贫困患医院高昂的治疗费用,只有等待或放弃治疗。这和意大利的经济状况不无关系。疫情同样暴露了意大利人口结构的糟糕现状。意大利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第二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23%。这次疫情中意大利患者年龄中位数高达67岁,老年患者人数之多,免疫力低下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几乎只要感染就会发展成为重症。意大利人喜欢聚会的生活习惯极易造成集体交叉感染。加上意大利人家族观念很强,老人通常与子女住在一起,即便不住一起也会经常相聚,这也使感染几率大大增加。持续的经济低迷、寅吃卯粮,加上老龄化突出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让意大利当真吃不消。客观地讲,其实是病人的年龄结构导致了整体的超高死亡率,意大利的医疗服务体系应对新冠疫情举步维艰也就不足为奇了。数据图片来源:今日头条“抄中国作业”,意大利版“医院”建起来意大利人不是不会“抄中国作业”。除了早期的“封城”之外,建立意大利版“医院”就是从中国结结实实抄来的一道“大题”。罗马虽然不是一天能建成的,但意大利版“医院”却真是一天就建成了。2月25日,在弗罗西诺内省民防部门志愿者的协助下,包括电工、水管工、司机等在内约50人一夜之间在罗马Spallanzani医院前搭建了一个面积超过平方米的“医院”。从准备到搭建完成,用时12个小时。而实际搭建仅用了4个小时,里面包括了4个房间,可用做排查疑似病例。意大利新冠病毒紧急状况代表博雷利表示,这种帐篷可有效防止有症状患者与其他患者交叉感染。图片来源:《新闻报》报道截图截至3月1日,意大利全国各地总共搭建起的“医院”共计个。说意大利已实现“群体免疫”为时尚早截至当地时间6月9日,意大利有3.4万人死于新冠病毒,约23.5万人感染。经过将近半年的鏖战,意大利终于迎来了光明时刻。6月3日,意大利较前一日新增例确诊病例、71例死亡病例。经过长达3个月的管控禁令,意大利6月3日起正式进入抗疫“第三阶段”,解除各大区之间的出行禁令。同时,意大利还解除了对欧盟各国、申根国家、英国、摩纳哥、安道尔的边境管制,这些国家入境人员无需进行隔离。图片及数据来源:今日头条防控形势的好转让意大利人开始享受“自由呼吸”了。6月初,米兰街头几乎有60%的人都不戴口罩,另外的40%则似戴非戴。按照意大利专家的预测,要到8月中旬左右患者数量才可能清零,相关防疫措施仍不能放松。但另一方面,“毒性已大大衰减”的说法很有市场,大家以为疫情已过,欧盟正在加大开放步伐。近日,意大利卫生当局在贝加莫市进行了一项新冠抗体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在4月23日至6月3日期间接受检测的名居民中,大约57%的受检测者血清抗体呈阳性。这表明他们曾与新冠患者接触并感染病毒。其中,医务人员占比30%。研究还显示,该地区可能已接近“群体免疫”。因为专家认为,群体免疫可能在感染率为60%至65%左右时实现。群体免疫是当足够多的人通过注射疫苗或与病毒接触对该疾病产生抗体。这样,病毒就不会在剩余人群当中大面积传播。有专家认为,说意大利已实现“群体免疫”为时尚早,因为抗体作用能达到多久谁都不清楚,况且“群体免疫”的代价太大。狡猾的新冠病毒具备不确定性,意大利能否扛过第二波疫情的侵袭,仍然取决于疫苗的研发以及本国抗疫的水平和能力,而非“群体免疫”。本文节选自健康界app《看健日报》栏目意大利人真不会“抄作业”吗?为什么整体死亡率超高?点击文尾“阅读原文”浏览本文全文??
参考资料:
1.南方周末:意大利怎么了?—“不靠谱抗疫”背后的历史逻辑
2.冰川思想库:医疗福利“优等生”意大利,为何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闪崩了?
3.Medscape:UnderPressure,OneItalianDoctorTriagesbyUltrasound
4.新欧洲侨报:意大利疫情并未结束,很多人已经戴不住口罩了
5.澎湃新闻:意大利,错在哪
6.新华社:一半以上居民已产生抗体意大利新冠疫情中心接近“群体免疫”
热门推荐版权声明注:本文为健康界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afeiqichec.com/gjdl/1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