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尔

圣德太子

发布时间:2019/9/9 23:24:13   点击数:

1

下面我们就开始讲飞鸟时代的故事。

先从推古女王说起。

从前文知道,崇明天皇被杀了之后,其实有两个人是继承天皇王位候选人:一个是用明天皇的儿子厩户皇子,一个是敏达天皇的儿子,也是额田部皇女的儿子竹田皇子。为了避免矛盾,额田部皇女继位,就是推古天皇。

话说日本虽然同样受儒家“男尊女卑”思想影响,但是日本古代却并不排斥让女性走向权力顶峰。这与中国古代有很大不同。中国古代虽然有吕后、慈禧这样的女主当政的朝代,但是也只能是垂帘听政。要说女皇帝,只有武则天一个。在日本天皇的谱系中,女天皇不但存在,还有些是国家转型时期的关键人物。前文提到的卑弥呼就是日本最早的女主,而现在提到的这个推古天皇,在日本历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存在。

推古女王为了实施她的“推古改革”,重用了一个摄政。而这个摄政,就是当年继承王位的一个热门人物:厩户皇子,又称丰聪耳皇子、上宫太子。死后被封谥号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是日本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他生于年,父亲是用明天皇。他被日本民众尊称为圣王、圣人,佛法之皇,甚至于到封神的地位。为了对此有个体会,各位看官可以参考孔子在中国的地位。以前的日本不同版本的纸钞上都有他的的画像。

图1日本以前的各个版本钞票上的圣德太子

图2古画中的圣德太子

《日本书纪》对他的描写更加神化一些:“生而能言,及壮有圣智,一闻十人诉,以勿失能辩。”他喜爱大陆的思想文化,从小就研读佛教经典和中国典籍。

他的名字“厩户”,还有点儿有趣的故事。一种说法是他生在马厩的旁边,所以有了这个名字。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出生在她外婆小姊君的娘家。由于小姊君的娘家就是苏我氏家族了,当时的户主是苏我马子,所以他就叫做“厩户”了。

2

圣德太子最牛的地方就是在他的主导下,推行了一系列加强王权、提高日本地位的改革措施。

所有的改革都有其背景。当时的日本大和政权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氏姓制度让豪族世袭特权,以苏我氏为首的豪族盛气凌人,皇室的势力被严重削弱了。

于是,年,圣德太子参照隋朝、百济以及高句丽的官位制度,制定了日本最早的官位制度——冠位十二阶。

这项改革看起来只是服饰上的改革。

他把所有的官员分为12个等级,官位的名称职位从高到低分别是德、仁、礼、信、义、智六种;每一种还分大小,所以就是12个阶层。

为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一个人的官位高低,让不同级别的人戴不同颜色的帽子。这样,官员出门,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看看帽子,就知道自己和对方官位高低了。

那么每一级的颜色怎么定义的呢?

帽子的颜色对应德、仁、礼、信、义、智是紫、青、赤、黄、白、黑。为区分每个阶层的大小,就用颜色的深浅来区分。例如,大德用深紫,小德用浅紫;大仁用深青,小仁用浅青……

不过,斋主实在是搞不清,大义用深白,小义用浅白;大智用深黑,小智用浅黑……斋主关于颜色的知识真的应付不来啊!不过网上搜到了图,弥补了斋主的想象力,深白就是纯白,浅白就是浅灰;深黑就是黑色,浅黑就是深灰。嗯,也算有个道理。

图3冠位十二阶对应的颜色

据学者的研究,官位的名称:德、仁、礼、信、义、智,除了“德”之外,其余的五个名字刚好来自于儒家的五常。所谓“五常”,就是指“仁义礼智信”,是儒学中认为人作为社会中独立个体必须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而加入的这个“德”字,有人研究出来说这是因为受了道家的影响,而且道家有经典中认定德、仁、礼、信、义、智是一种相生的关系。

关于帽子用的颜色,也有研究认为是来自儒学经典《尚书》中的五色“青赤黄白黑”五种“正色”——在周朝的时候,认定这五种是高贵的颜色,而其他的颜色都是通过这些颜色混合而来的,叫做间色,不够高贵了。

那么对应大德和小德为什么要用紫色来代表呢?

这里还有个故事可以讲。

周朝的时候人们认为朱色是最高贵的颜色。可是到了春秋时期,齐桓公却偏偏喜爱紫色,搞得全国人民也都赶时髦穿紫色衣服。而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鼻祖,认为要恢复周朝的礼制,甚至到了“非礼勿视”的程度。可是,色彩是人一睁眼就会感知到的,所以,孔子认为大家穿紫色的衣服是对周礼的轻视,“恶紫夺朱”。

然而,道家却喜欢欢紫色。他们用“紫气东来”代表会有圣人过来,从而紫色变成了祥瑞的颜色,把仙人的住所称为“紫府”、“紫台”、“紫海”,把仙人叫做“紫皇”,仙女叫做“紫姑”。

所以,圣德太子用紫配这个德,其实是受到家思想影响的。

好了,看起来只是规定了服饰的颜色的一个制度,对当时的日本有怎样的影响呢?

原来,这个冠位十二阶所对应的官位,不再是像原来那样在一个家族中世袭了,而是按照一个人对朝廷的贡献大小来确定。这样,朝廷就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广纳贤才,同时也削弱了地方豪族的势力,一举两得。

不过,圣德太子使用了冠位制却并没有废除氏姓制,而且冠位制实施的范围也比较窄,只是在畿内周围的地区实施了,因此,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3

圣德太子的第二个改革,就是在年,颁布了《宪法十七条》

关于宪法,大家都知道当代的定义,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应该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

可是,圣德太子颁布的这部宪法,只是针对贵族的,是针对贵族制定的行为规范,而且这些规范并没有法律的约束力。所以,这跟现在的宪法意义完全不同。

顾名思义,这个《宪法十七条》中一共有十七个条款,大都出自中国儒家、法家、道家的经典和佛教的思想,其主要目的也是要提高天皇的地位,抑制豪族的权力。

例如,第三条规定:“君则天之,臣则地之”;第十二条规定:“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都是要提高皇权,让所有贵族都要尊皇。

再例如,第一条规定:“以和为贵……上和下睦”;第四条规定:“群卿百寮,以礼为本”;第九条规定:“信是义本,每事有信”,让所有的贵族都要和睦相处,讲信守礼,减少豪族之间的矛盾。

王新生老师在他的《日本简史》中,把这17条给概括成17点:“以和为贵,敬崇佛教,服从天皇,遵守礼仪,公平裁判,劝善惩恶,各司其职,早出晚归,信是义本,平息怒气,赏罚分明,公正征税,熟知业务,不妒他人,消除私心,据时使民,勿独断专行”,大家看了这个,对《十七条宪法》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了。

斋主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网站上找到了他们收藏的庆长年间抄写的《宪法十七条》,截取了一些图片供大家观赏。有色卡对比,有尺寸比照,仿佛见了真物。各位看官若想亲自去观看,可在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治白癜风的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feiqichec.com/gjjd/1794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